年度利潤激增29.4% 湖北省紡織服裝業迎來春天
受益於企業轉型步伐加快,高支紗比重提高,高附加值面料産銷形勢較好,湖北省紡織行業效益實現穩定增長。近日從湖北省經信廳獲悉,2018年湖北省紡織服裝業呈“加速度”發展態勢,全年實現主營收入3264.07億元,增長10.6%,高出湖北省平均水準2.4個百分點;實現利潤144.52億元,增長29.4%,同比加快26.1個百分點。其中,紡織業實現利潤92.75億元,增長29.5%;服裝業實現利潤41.01億元,增長24.7%,分別高出湖北省平均水準10.1個和5.7個百分點。
增幅從何而來?湖北省經信廳輕紡處處長黃敏鴻認為,經歷了新舊動能轉換的涅槃,紡織行業的技改效果開始顯現,加上嚴格生態保護、消費升級帶來的“剩者為王”等因素共同作用,轉型發展的紡織業開啟新局面。
受多種因素影響,自2011年開始,服裝家紡行業進入去庫存調整階段,以往粗放式外延擴張、行業庫存高企等問題凸顯。受益於經濟發展收入提升、消費升級等,該行業中高端消費市場2016年第四季度率先顯現回暖態勢。
傳統的紡織業已經面貌一新,技術創新、産品創新、管理創新帶動行業轉型的作用愈發明顯。2017年被稱為紡織行業科技創新年,湖北省多項行業關鍵新技術取得突破並推廣,數字化、網絡化技術廣泛應用,全行業500萬元以上紡織投資項目完成固定資産投資897.3億元,同比增長20.7%,高於全國14.8個百分點。
行業統計顯示,目前全行業生産設備數字化率已接近40%,每百米印染布新鮮水需水量由2.5噸下降到1.8噸以下,水回用率由15%提高到30%以上;再利用纖維年産量達到600萬噸,佔纖維加工總量比重由2010年的9.6%提高到12%以上。
進入2018年,隨著儲備棉輪出制的實施,棉價上漲預期增強,與此同時,環保趨嚴、大量産能向海外及新疆地區轉移,堅守的紡織企業“剩者為王”,一批特色産業集群成為行業發展的示範基地和重要載體,服裝家紡企業的經營業績持續改善,其中女裝、家紡、休閒及童裝、化粧品等表現居前。( 湖北日報記者郭習松、通訊員伍曉中、李川)
延伸閱讀——探尋“春天”的秘密
改出新生
一片新徽派建築,遠看上去像一座花園。
這裡是石首德永盛智慧化紡織工業園。
1月下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園區,即被眼前極具現代化的生産圖景震撼:500多臺套最新引進設備齊刷刷開啟,國際上最先進的賽絡紡、欖型紡紗工藝就此上演,清梳聯、粗細絡聯、機器人智慧打包,e系統信息管理,恒溫空氣調節處理,全自動完成。“總投資5.4億元,核心設備為全球首臺套應用,生産效率提高70%, 人工節約4/5,年産各類純棉賽絡紡紗以及其他花式紗線5萬噸,年産值12億元以上。”德永盛公司董事長陳鋒不無自豪地説,這是全球具有真正意義的數字化、智慧化紡織生産樣板工廠之一,兩年內産能有望翻番,成為中國牛仔紗線生産的“隱形冠軍”。
同在荊州的公安縣金安紡織集團,也從技改中獲益。截至目前,公司已形成環錠紡40萬錠、氣流紡2500頭,紗錠規模位於湖北省同行業前列,實際開臺規模居全省同行業第一。2018年實現利稅7286萬元,同比上升71.15%。“5年前,我們就著手淘汰原二分廠5萬錠落後産能,投資5.3億元實施了20萬錠精梳緊密紡生産線建設項目,並於2018年3月全面投産。”公司董事長黃鑫鳳介紹,經過20多項技改後,産品一等品率長期保持在99.9%以上。
創出新天地
近日,記者來到武漢市江漢經開區的紅T時尚創意街區,濃郁的設計感撲面而來。
世界知名“時尚怪才”、多屆世界小姐“御用服裝設計師”胡社光,在此打造時尚學院,不僅為T臺專業模特,還為兒童模特、老年模特,提供培訓和設計;本土獨立設計師羅釩溪在此設立個人工作室,入駐不到3個月即作為亞洲青年設計師代表登上紐約時裝周的舞臺;全國金頂獎設計師潘怡良(中國台灣)也入駐此地,兩岸年輕設計師開展交流、協同發展。
2016年初,愛帝集團投資3.2億元,對原有的老工業園廠房進行升級改造,一個涵蓋時尚秀場、産業辦公、創意公寓、體驗式商業配套、多功能活動中心等多種業態與服務相結合的文創産業孵化集聚綜合體應運而生。建成以來,已入駐海歸設計人才25人,文化創意設計類企業42家,高新技術企業3家,上市公司1家,成為武漢時尚産業“新地標”。
騰籠換鳥的愛帝集團在黃陂區也實現新生——過去是手工量體裁衣,現在把30萬套服裝版型放到數據庫中,設計師輸入細節要求,平臺就自動打版,怎樣搭配最合理,怎樣剪裁最省料,系統自動生成,同時自動匹配相應顏色、材質、尺碼的裁片,分發到各崗位。“一件衣服從設計到出品,從3天縮減到2個半小時,每年開發設計的産品從500個增加到3000個,每日在線生産品種從30個提高到100個。”愛帝集團董事長胡愛娣告訴記者,愛帝是全國智慧製造試點示範三批次認定的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針織行業企業。(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郭習松 通訊員 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