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水經十堰“越流越潔凈”
原標題:氨氮降低39% 總磷降低60% 漢江水經十堰“越流越潔凈”
“氨氮降低39%,總磷降低60%,漢江幹流出境斷面水質整體優於入境斷面。”3月17日,在漢江邊工作了多年的馬淑平感慨,十堰境內漢江水“越流越潔凈”。
馬淑平是十堰市生態環境局水辦負責人,在漢江入十堰境的羊尾監測點斷面和出境的南陽市五龍泉監測點斷面,她得到了最新的數據比對結果。這兩個監測點涉及漢江幹流216公里,途經該市鄖西縣、鄖陽區和丹江口市。
為保一庫清水永續北送,十堰下足了功夫。馬淑平介紹,早在2017年底,這兩項數據就出現明顯下降,當時分別減少34%和50%。
對於漢江水在十堰境內“越流越乾淨”的論斷,該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馮安龍同樣有底氣。他説:“十堰境內有35個水質考核斷面,2018年有7個得到了提升,其中有5個由Ⅱ類提升為Ⅰ類。在2018年以前,Ⅰ類水質斷面是從未被監測到的,説明我們的治理收到了成效。”
十堰境內曾有劍河、犟河等五條不達標的“頑疾”河流,自2012年底以來,該市將其納入河長制管理,實施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三水共治”。
“如今這五條河流已不再是污河。”馬淑平介紹,通過治理,犟河水質由劣Ⅴ類變成Ⅲ類;劍河水質從Ⅳ類提升到Ⅱ類;泗河、神定河主要污染物濃度較“十一五”末降低70%以上,實現基本達標;官山河水質穩定在Ⅲ類。
該市還籌資1.16億元,完成城區4個填埋區4895個含多氯聯苯電容器的安全轉移處置,消除了重大環境安全隱患;淘汰歷時20年形成的黃姜産業,拒批有環境風險的項目120個,涉及投資額260億元;清理網箱18.2萬隻,關閉規模化養殖場134家,關停並轉高污染、高耗能企業560家;先後搬遷移民46.9萬人。(湖北日報記者饒揚燦、通訊員李啟東、葉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