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武漢戲曲“大碼頭”系列舉措好戲連臺

2019-04-01 09:36:01|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戲曲振興在春風中加速 武漢戲曲“大碼頭”系列舉措好戲連臺

  春風拂面,好戲登門。

  3月29日下午,大型戲曲文化電視節目《戲碼頭》線下推廣活動“一齣好戲”,來到武漢市武昌區街道口商圈,湖北省京劇院優秀演員江峰、杜玥等帶來精彩戲曲表演,與觀眾現場互動。

  作為湖北振興武漢戲曲“大碼頭”重點工作之一,《戲碼頭》播出20多期以來,受到了眾多戲曲界人士和戲迷的交口稱讚,收視率居全國衛視同類戲曲欄目第一名。2019年,《戲碼頭》增強互動性、體驗性,把舞臺延伸到百姓中間,讓戲曲文化傳承走到群眾身邊,先後來到了武昌新世界百貨、漢口城市廣場開展現場推廣活動。

  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傳承著中華民族活態的文化基因,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武漢是京滬津之外久負盛名的“戲碼頭”,對中國戲曲的形成、發展貢獻巨大,作用獨特。3月28日,2019年振興武漢戲曲“大碼頭”聯席會議召開,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舉措、一項項深入人心的戲曲項目、一個個讓戲迷歡欣鼓舞的戲曲活動,讓振興武漢戲曲“大碼頭”進一步加快推進。

  名角好戲輪番來漢

  一個是當紅老生,一個是當紅梅派青衣,于魁智、李勝素這對京劇界的黃金搭檔,將於4月14日至16日率國家京劇院在洪山禮堂演出《斷橋》《失空斬》《穆桂英挂帥》《龍鳳呈祥》等4齣經典名劇。“戲碼頭·全國戲曲名團名家武漢行”是湖北振興武漢戲曲“大碼頭”重點工作之一,于魁智、李勝素兩人來漢連演3天、獻上4齣經典,不僅湖北戲迷興奮,500多位外地戲迷也加入了搶票隊伍。

  這僅僅是2019振興武漢戲曲“大碼頭”精彩演出的一個小序章。2019年,湖北將在11月承辦2019年全國地方戲曲南方會演,南方片區十余個省市區,每省推薦優秀戲曲劇目會演交流,近2000名文藝工作者齊聚江城武漢,堪稱梨園盛事。第七屆中華優秀戲曲文化藝術節開鑼,10余個優秀戲曲院團攜10個劇種近40台好戲輪番上演,同時還將舉辦戲曲藝術體驗展、大師講壇、百姓大戲臺、百名學子巡遊等20余場公益戲曲活動。

  “戲碼頭·全國戲曲名團名家武漢行”將邀請10個地方戲曲重點創作院團,來漢獻演約20場,從6月一直延續到年底。同時,以“四城有戲”暨長江中游城市群文化交流活動作為工作重點,將武漢“戲碼頭”戲曲演出魅力,輻射至整個華中地區。

  第三屆湖北省荊州花鼓戲藝術節、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全省優秀戲曲作品展演、全省校園戲曲展演活動等重點戲曲文化活動同時舉行,真可謂:精彩紛至遝來,戲迷目不暇接。

  戲曲振興寄望人才輩出

  3月29日,武漢市洪山區虎泉街,湖北藝術職業學院內,158名戲曲學生正揮汗如雨、苦練基本功。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楊俊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悉心指導,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分析,讓戲曲定向班學生練功不斷,“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2016年,湖北省委宣傳部和湖北省教育廳、湖北省文化廳聯合下發《關於做好湖北藝術職業學院定向招生工作的通知》,決定從全省小學畢業生中招收楚劇、漢劇、黃梅戲學員,按照7年培養期定向培養。

  2019年,這158名戲曲“苗子”已進入第三學年,不少孩子已經有模有樣,有望成為高素質、高品質的戲曲接班人。

  2019振興武漢戲曲“大碼頭”,繁榮戲曲創作生産,加強戲曲人才隊伍建設,依然是重中之重。2019年,湖北省戲曲劇本孵化計劃將實施,遴選和重點扶持20部戲曲劇本(含小戲)創作。同時,圍繞新中國成立70週年等重要時間節點,抓好京劇《革命母親》、漢劇《黎明》、楚劇《向警予》、黃梅戲《江流有聲》等重點劇目創作,推出在全國有影響的戲曲作品。發揮湖北省藝術發展專項資金作用,支持全省戲曲劇目創作生産。

  戲曲振興,需要人才輩出、名家涌現。2019年,湖北實施戲曲名家傳戲工程,組織戲曲名家“一對一”“一對二”開展教學傳戲。按照“特人特招、特事特辦”原則,面向全國招聘一批優秀戲曲創作人才。在全省遴選中青年戲曲創作人才,組織省內知名編劇與之結對子。

  舉辦湖北省戲曲人才能力提升班、第二批湖北省舞臺藝術人才培訓班和花鼓戲、黃梅戲非遺傳承人群培訓班等。加強戲曲專業教育,指導武漢音樂學院、黃岡師範學院做好2019年戲曲專業招生工作。繼續辦好“楚劇、漢劇、黃梅戲”定向班。

  推進譚鑫培大劇院建設前期工作,完成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主體結構封頂,加快推進湖北劇院、黃鶴戲樓、永芳古戲樓維修改造工程,籌建武漢戲曲藝術中心,一系列重點戲曲場館正在緊鑼密鼓,加快建設。

  進課堂進校園正當其時

  3月,2019年武漢市藝術小人才比賽開賽。2019年的戲曲考場,參賽人數是2018年的兩倍,表演的戲種、曲目也更加豐富。近年來,隨著戲曲進校園活動的開展,越來越多的戲曲苗子涌現,同時孩子們參賽的既有京劇,還有漢劇、黃梅戲、川劇等眾多劇種。武漢市教育局負責人表示:“今後,武漢市還將繼續推進戲曲進校園活動,讓更多的孩子了解和學習戲曲,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3月24日,紀念漢劇藝術大師陳伯華誕辰100週年暨首屆中國(武漢)漢劇藝術節在漢啟動。上午,十余位票友身著漢劇戲服先後亮相洪山廣場、香港路、大智路地鐵站“快閃”,讓不少市民體驗了一把“穿越”的感覺。晚間開幕式上,陳派五代傳人和大師隔空對唱,梅蘭芳弟子胡文閣和陳派弟子王荔京漢合演《貴妃醉酒》,更彰顯齣戲曲“大碼頭”在中國戲曲歷史中的獨特地位。

  2019年,湖北省將制定和印發進一步加強戲曲知識進課堂、戲曲演出進校園的有關文件。按照“有戲曲演出、有戲曲知識課、有戲曲校本教材、有戲曲興趣小組、有戲曲展演交流活動、有戲曲文化墻”六有標準,建設100所示範學校。同時,加強戲曲群眾組織建設,指導100家重點戲曲群眾組織開展創作輔導、排練、演出等活動。還將通過制定優秀戲曲院團來漢交流演出支持政策、成立區域戲曲演出聯盟等系列政策,培育戲曲消費市場。

  加強武漢“戲碼頭”專題研究,開展紀念陳伯華誕辰100週年活動,籌建武漢“戲碼頭”博物館,編輯出版武漢戲曲“大碼頭”叢書,拍攝武漢戲曲“大碼頭”文獻紀錄片,加快建設“中國地方戲曲像音像工程武漢基地”……一個個戲曲“大碼頭”傳承發展研究項目,正在形成成果。

  同時,辦好辦精《戲碼頭》欄目,舉辦“戲碼頭·全國大學生電視戲曲邀請賽”;繼續辦好《校園戲曲風》《薈文説戲》《最有戲》等戲曲欄目;舉辦2019年湖北戲曲“年度新秀”推選和全媒體推送活動,整合“湖北戲曲網·戲曲寶”戲曲數據庫資源,振興武漢戲曲“大碼頭”宣傳推廣,大張旗鼓,正當其時。(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別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