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傳統“山城”邁向山水園林城市

2019-04-10 15:56:28|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傳統“山城”邁向山水園林城市

圖為:曾經擁擠的車站路,現在車行順暢,一步一景。

  4月1日,十堰市浙江路高架橋通車,從北京路立交橋至十堰東高速入口的距離縮短至20分鐘。

  連接這兩點的便捷通道,10年前走天津路,需40分鐘;5年前走北京北路,需30分鐘;現在走浙江路,只需20分鐘。

  “以人民為中心,讓城市更宜居、讓生活更美好。”十堰市住建局局長張清甫介紹,近年來,該市城市道路以“外環環起來、內環連起來、中心快起來”為目標,遇溝建橋、遇山鑽洞,“兩環三縱兩橫”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助推十堰從“山城”發展成山水園林城,構建出大城市發展的基本框架。

  密織山水園林城路網

  下午6點下班,經過十堰大道、鄖陽漢江大橋,30分鐘後,韓學禮回到鄖陽金色港灣小區。屋內,飯菜飄香,其樂融融;窗外,碧水穿城,江景怡人。

  山溝裏誕生的車城,曾經是座名副其實的“山城”,加上建市之初“靠山、分散、隱蔽”的建設方針,城市空間和道路發展先天不足。

  先修路,再建城。生在漢江邊的韓學禮見證著十堰從“山城”到山水園林城之變。小時候去十堰,過輪渡、走山路要花四五個小時;1996年,鄖陽漢江一橋通車,進城只用一個半小時;2012年,十堰大道通車,鄖縣隨後撤縣設區,自己也變成了城市人。

  2018年,十堰出臺“城市建設三年行動方案”,規劃市政道路等150余個項目,新建道路100余公里,總投資250億元。

  “2019年,正在施工的市政項目70余個,投資超過歷史記錄10倍以上。”十堰市住建局市政工程項目建設中心副主任包燕來介紹,隨著武當路復線、三峽路、火箭路、航空路等道路建設,該市將“外部成環、內部成網”,城市道路條條加密、步步優化。

  據統計,目前十堰城區有城市道路700余條,橋梁、涵洞、隧道400余座,“兩環三縱兩橫”交通格局正在形成,城區呈現生態濱江發展新格局。

  地下建百餘公里“大動脈”

  4月4日,火箭路施工現場一派繁忙,幾十台大貨車往來不停,推土機正在填方作業。據介紹,這條寬50米、長4.6公里的城市快速路建成後,將實現“城區20分鐘到機場”的目標。

  “火箭路總投資約6億元,平均每公里1個多億,主要是貴在地下。”現場施工負責人柯賢超介紹,火箭路是該市立體化道路建設試點,道路施工同步建設4.6公里地下管廊、4座立交橋及6條橫穿地下通道。

  “修路的理念在變,以前重點在地上,現在是地下管廊、地上路面、路邊景觀立體化建設。”張清甫介紹,以往道路修好後經常因電力、排污、自來水等開挖路面,“馬路拉鏈”和“空中蜘蛛網”等城市道路問題層出不窮。

  2015年,十堰成為全國首批10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之一。經過4年建設,十堰地下綜合管廊建成53.3公里,入廊管線長度92.69公里,在2018年底國家考評中被評為優秀。

  4月3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風神大道管廊控制中心進入地下,管廊就像兩條長長的隧道,一條布著直徑約1米的管道,另一條的墻壁上整齊地排列光纜、電纜。負責運營的中建三局工作人員介紹,該處管廊寬7.9米,高4米,一個是熱力倉,一個是綜合倉,可收集電力、通信、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各類市政管線。

  據介紹,十堰目前已在濱江新區建成環形幹線管廊,在舊城核心區建成“兩橫四縱”主次幹線管廊,遠期還將建設幹、支線管廊193公里,全面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網式架空線。

  微循環路打通“腸梗阻”

  進入4月,江蘇路延長線1號隧道每天掘進約兩米。家住熊家溝的市民李明凱經常來工地看看施工進度。

  “盼望著早點通車。”李明凱説,由於大山阻隔,江蘇路是條“斷頭路”,他在江蘇路上班,現在上下班開車需要10分鐘至15分鐘,江蘇路延長線通車後,步行都不過10分鐘。

  十堰城區多山、多溝,《十堰市地名志》記載,有名字的山溝300多條。曾經,路順溝而修、遇山拐彎,不少道路被山阻隔成“斷頭路”,成為城市堵點。

  “遇溝建橋,遇山鑽洞,全面打通腸梗阻。”包燕來介紹,該市城區正在施工的橋梁有19座,隧道有13條,新修的發展大道、林蔭大道、凱旋大道等主幹道,隧道及大型橋梁有20多座。2018年以來,先後啟動重慶路3層分離式立交橋、浙江路立交橋等工程,並建成7座人行天橋。

  朝陽路四堰巷內老舊小區多,出入車流量大,但只有一個出入口。該市打通兩條與中嶽路連通的雙向匝道,解決附近浮水印瀾灣、陽光華庭等4萬群眾出行問題。近年,該市先後打通20多條“微循環”道路,近3年還將建設何家溝至東嶽路通道、凱旋大道與湖南路通道等10余條微循環路。

  綠化景觀“擠掉”單位圍墻

  剛改造完成的北京路北段,行車道上車水馬龍,路邊綠植有花有草,造型精巧別致。

  北京路是十堰城區南北向主幹道,建於上世紀90年代。隨著城市發展,道路已不能滿足城市發展需求。2018年初,十堰啟動北京路改造示範段工程,並面向全社會徵集道路改造建議。

  秦忠明及20多名市民的建議被十堰市住建局採納。改造後的北京路車行順暢,路邊景觀帶與市體育中心、世紀百強酒店、市財政局等單位的園林綠化融為一體,“路邊散步,能享受五星級酒店的園林,看到機關單位的綠化。”秦忠明自豪地説。

  十堰東高速出口,曾是幾棟低矮的平房,循著“增綠量、出精品、依山就勢建遊園”的思路,十堰市將這一區域建成車城廣場,成為人們休閒散步的好去處,也成為十堰的道路景觀名片。

  “讓每條主幹道都彰顯特色和文化。”張清甫介紹,近年,十堰新增道路綠化面積66萬平方米,先後建設了以“仙山、秀水、汽車城”3張城市名片為主題的錦繡園,以節約土地資源、保護自然山體為主的灼春園,以登山健身、觀景休閒為主的體育公園等路邊便民、利民遊園綠地30余處。(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漢澤 通訊員 袁平和 楊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