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山城”邁向山水園林城市
圖為:曾經擁擠的車站路,現在車行順暢,一步一景。
4月1日,十堰市浙江路高架橋通車,從北京路立交橋至十堰東高速入口的距離縮短至20分鐘。
連接這兩點的便捷通道,10年前走天津路,需40分鐘;5年前走北京北路,需30分鐘;現在走浙江路,只需20分鐘。
“以人民為中心,讓城市更宜居、讓生活更美好。”十堰市住建局局長張清甫介紹,近年來,該市城市道路以“外環環起來、內環連起來、中心快起來”為目標,遇溝建橋、遇山鑽洞,“兩環三縱兩橫”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助推十堰從“山城”發展成山水園林城,構建出大城市發展的基本框架。
密織山水園林城路網
下午6點下班,經過十堰大道、鄖陽漢江大橋,30分鐘後,韓學禮回到鄖陽金色港灣小區。屋內,飯菜飄香,其樂融融;窗外,碧水穿城,江景怡人。
山溝裏誕生的車城,曾經是座名副其實的“山城”,加上建市之初“靠山、分散、隱蔽”的建設方針,城市空間和道路發展先天不足。
先修路,再建城。生在漢江邊的韓學禮見證著十堰從“山城”到山水園林城之變。小時候去十堰,過輪渡、走山路要花四五個小時;1996年,鄖陽漢江一橋通車,進城只用一個半小時;2012年,十堰大道通車,鄖縣隨後撤縣設區,自己也變成了城市人。
2018年,十堰出臺“城市建設三年行動方案”,規劃市政道路等150余個項目,新建道路100余公里,總投資250億元。
“2019年,正在施工的市政項目70余個,投資超過歷史記錄10倍以上。”十堰市住建局市政工程項目建設中心副主任包燕來介紹,隨著武當路復線、三峽路、火箭路、航空路等道路建設,該市將“外部成環、內部成網”,城市道路條條加密、步步優化。
據統計,目前十堰城區有城市道路700余條,橋梁、涵洞、隧道400余座,“兩環三縱兩橫”交通格局正在形成,城區呈現生態濱江發展新格局。
地下建百餘公里“大動脈”
4月4日,火箭路施工現場一派繁忙,幾十台大貨車往來不停,推土機正在填方作業。據介紹,這條寬50米、長4.6公里的城市快速路建成後,將實現“城區20分鐘到機場”的目標。
“火箭路總投資約6億元,平均每公里1個多億,主要是貴在地下。”現場施工負責人柯賢超介紹,火箭路是該市立體化道路建設試點,道路施工同步建設4.6公里地下管廊、4座立交橋及6條橫穿地下通道。
“修路的理念在變,以前重點在地上,現在是地下管廊、地上路面、路邊景觀立體化建設。”張清甫介紹,以往道路修好後經常因電力、排污、自來水等開挖路面,“馬路拉鏈”和“空中蜘蛛網”等城市道路問題層出不窮。
2015年,十堰成為全國首批10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之一。經過4年建設,十堰地下綜合管廊建成53.3公里,入廊管線長度92.69公里,在2018年底國家考評中被評為優秀。
4月3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風神大道管廊控制中心進入地下,管廊就像兩條長長的隧道,一條布著直徑約1米的管道,另一條的墻壁上整齊地排列光纜、電纜。負責運營的中建三局工作人員介紹,該處管廊寬7.9米,高4米,一個是熱力倉,一個是綜合倉,可收集電力、通信、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各類市政管線。
據介紹,十堰目前已在濱江新區建成環形幹線管廊,在舊城核心區建成“兩橫四縱”主次幹線管廊,遠期還將建設幹、支線管廊193公里,全面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網式架空線。
微循環路打通“腸梗阻”
進入4月,江蘇路延長線1號隧道每天掘進約兩米。家住熊家溝的市民李明凱經常來工地看看施工進度。
“盼望著早點通車。”李明凱説,由於大山阻隔,江蘇路是條“斷頭路”,他在江蘇路上班,現在上下班開車需要10分鐘至15分鐘,江蘇路延長線通車後,步行都不過10分鐘。
十堰城區多山、多溝,《十堰市地名志》記載,有名字的山溝300多條。曾經,路順溝而修、遇山拐彎,不少道路被山阻隔成“斷頭路”,成為城市堵點。
“遇溝建橋,遇山鑽洞,全面打通腸梗阻。”包燕來介紹,該市城區正在施工的橋梁有19座,隧道有13條,新修的發展大道、林蔭大道、凱旋大道等主幹道,隧道及大型橋梁有20多座。2018年以來,先後啟動重慶路3層分離式立交橋、浙江路立交橋等工程,並建成7座人行天橋。
朝陽路四堰巷內老舊小區多,出入車流量大,但只有一個出入口。該市打通兩條與中嶽路連通的雙向匝道,解決附近浮水印瀾灣、陽光華庭等4萬群眾出行問題。近年,該市先後打通20多條“微循環”道路,近3年還將建設何家溝至東嶽路通道、凱旋大道與湖南路通道等10余條微循環路。
綠化景觀“擠掉”單位圍墻
剛改造完成的北京路北段,行車道上車水馬龍,路邊綠植有花有草,造型精巧別致。
北京路是十堰城區南北向主幹道,建於上世紀90年代。隨著城市發展,道路已不能滿足城市發展需求。2018年初,十堰啟動北京路改造示範段工程,並面向全社會徵集道路改造建議。
秦忠明及20多名市民的建議被十堰市住建局採納。改造後的北京路車行順暢,路邊景觀帶與市體育中心、世紀百強酒店、市財政局等單位的園林綠化融為一體,“路邊散步,能享受五星級酒店的園林,看到機關單位的綠化。”秦忠明自豪地説。
十堰東高速出口,曾是幾棟低矮的平房,循著“增綠量、出精品、依山就勢建遊園”的思路,十堰市將這一區域建成車城廣場,成為人們休閒散步的好去處,也成為十堰的道路景觀名片。
“讓每條主幹道都彰顯特色和文化。”張清甫介紹,近年,十堰新增道路綠化面積66萬平方米,先後建設了以“仙山、秀水、汽車城”3張城市名片為主題的錦繡園,以節約土地資源、保護自然山體為主的灼春園,以登山健身、觀景休閒為主的體育公園等路邊便民、利民遊園綠地30余處。(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漢澤 通訊員 袁平和 楊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