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南劇耀京城 奏響文旅融合曲
圖為:《唐崖土司夫人》劇照
圖為:森林氧吧,避暑勝地——坪壩營
圖為:世界文化遺産——唐崖土司城址內的“荊南雄鎮”牌坊
恢弘的唐崖土司城遺址靜臥玄武山上。山的西北處,一個3米高的四柱三開間石牌坊後面,一座規模宏大、規格很高的石墓引人注目,石墓裏躺著唐崖土司史上最為傳奇的土司夫人田氏。唐崖河水湯湯,訴説著開明、包容、仁愛、智慧于一身的田氏的故事。
4月18日,以田氏為原型、以國家非遺咸豐南劇為形式的大型歷史劇——《唐崖土司夫人》在北京展演,這是“全國少數民族地區藝術院團晉京展演項目”僅有的5台劇目之一。
驚艷亮相好評如潮
18日晚上7點半,北京民族劇院內座無虛席,大型歷史題材劇咸豐南劇《唐崖土司夫人》跨越千里在這裡濃情上演,1000多名觀眾興致勃勃地觀看了演出。
“老都爺染重病困頓在床。唐崖河涌暗流司城恐慌。為潼防高天滾滾風雲動,遵夫命帶玉霞急奔他鄉。”大幕升起,哀樂奏響,交代了劇目的背景——土司都爺去世。
舞臺上,鮮活生動的表演、高亢而有韻律的唱腔,演員們精彩的演出,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咸豐南劇盛宴。看到爵爺花天酒地,不務正業,很多觀眾跟著唏噓不已,看到土司夫人興利弊、展大才,觀眾又跟著大聲喝彩。
近110分鐘的表演一氣呵成,毫無拖遝,唱腔優美,故事飽滿。除了扮演土司夫人的演員外,爵爺、官姐、巴總管、香姑等配角也大放異彩,一眾群演也毫不遜色,演出十分精彩。隨著劇情推進,觀眾情緒漸入佳境。最後一齣戲,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引發了觀眾如潮水般的掌聲和叫好聲。
“這個戲整體編排非常好,情節比較緊湊,演員的表演很不錯,功底很紮實,有的演員一個人換了四套服裝,非常辛苦,感覺是一個很完美的劇目。”“臺詞朗朗上口,土家服飾精美,感覺看了一場土家時裝秀。”“去唐崖土司城看過遺址,但沒想到背後還有個‘武則天式’的女性,故事很精彩,還想再去一趟”……觀眾好評如潮。
“頭一次看南劇,妙趣橫生,也更進一步了解了咸豐的唐崖土司。”北京觀眾李浩表示,曾經去恩施旅遊,聽人提起土司,但未作深入了解,一場原汁原味的土家大戲活靈活現,感覺土司夫人就在眼前,自己也對土家族文化有了進一步了解。
“這是一齣弘揚正能量,弘揚民族團結反對分裂的一齣好戲,整齣戲以歌舞演故事,很好看,其中運用了很多土家族舞蹈,使土家文化、土家風情在戲中有突出表現。”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副會長、原梅蘭芳紀念館館長秦華生表示,終於等到這部優秀的南劇在北京上演。
以劇為媒再現女土司情懷與大義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王朝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立的地方政權組織形式和制度。唐崖土司是鄂西南18個土司之一,《唐崖土司夫人》以唐崖第十二代土司覃鼎之妻田氏的史實資料改編,講述了田氏開明包容、勤勞睿智、注重家風家教的故事:她重用漢人張雲松,招其為婿;帶侍女數十人赴女兒會,讓她們擇婿成婚;推行土司兵勇“閒時為兵,農時為民”;令其兒子宗堯奉朝廷調遣赴邊關建功立業,自己代子掌印,使唐崖走向鼎盛。
劇中,田氏對兒子覃宗堯寄予厚望。“娘盼你,做一個,崇禮儀,尚德行,有謀略,武藝精,能文能武,能屈能伸,能擔大任,頂天立地的掌印人……端端正正,世世代代暖民心。”
作為一名少數民族女性,田氏突破封建社會制度,招外鄉漢人張雲松為婿,並予以重用。“什麼峒內峒外,只要是中華大地,都是華夏樂土。什麼蠻民漢民,只要是華夏子嗣,都是我中華子孫……”
代子掌印的田氏不僅是個出色的政治家,還親民如子、勤政為民。她推行“閒時為兵,農時為民”“為官之道民為本,時時處處體民情。官順民順天地順,唐崖土司萬業興。”“宗堯,這大印啊!(唱)天子的重托,土司的權柄,看似輕盈,實則千斤,關乎唐崖,牽動百姓,安與危,衰與興,功與過,敗與成,善惡忠奸,孰真孰假,功德利祿,孰重孰輕,全係執權掌印人……”
編劇顏惠介紹,文中雖然寫的是田氏的故事,表現了在封建落後的時代裏,田氏超越常人的開明與遠見,體現了土家族“海納百川,包容四海”主張民族融合的民族個性與胸懷,具有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為官者勤政愛民等現實意義。
眾多業內專家評價:該劇極具土家風情,又有歷史的厚重,有民族音樂的輕快,有現實主義的鋪墊,有浪漫主義的虛構,音樂、表演、服飾均充滿地方特色,思想性和藝術性實現了完美統一。是一部了解咸豐,了解土司制度和土家文化的經典作品。
30年磨礪打造咸豐南劇經典
這部劇是如何打造的呢?
劇本是一部劇的靈魂。“我從1989年開始創作《土司夫人》這部劇,蒐集和查閱了很多歷史典籍,幾易其稿,就是希望能將我們土家族歷史發展中的獨特風采展現出來。”76歲的編劇顏惠回憶,1989年,他在咸豐縣誌中看到關於土司夫人田氏的記載,深深被其敢於打破傳統、勇於創新制度的魄力和勇氣所吸引,“這麼好的人物,為何不向外面推介下,讓更多的人認識她,讓眾人知道土家族也有這麼優秀、輝煌、厚重的歷史。”顏惠便産生了創作《土司夫人》的衝動,該劇以民間傳説為素材,鋪陳演化,潑墨點染而成。
唐崖土司城申遺成功後,咸豐縣要求重新打造這部大劇。從《土司夫人》到《唐崖土司夫人》,從單純的歷史劇到以南劇演繹的大型歷史劇,劇本歷經十幾個版本,最終得到眾人好評。“唱詞優美,文學性很強。”
為了更好的呈現故事,劇情和表演都不斷在改進,南劇保護與傳承中心負責人李愛民經常奔波求教專家,並請來了國家一級演員、著名的京劇名家導演程和平指導。“停一下,這個手勢的幅度要大一點”“這個眼神,不是這樣的,要帶有疑惑,你要看他們”“舞臺的燈光是這樣的,那你們的走位,步調要這樣”。排練時,程和平不停穿梭在各個演員的身邊,小到演員手勢的幅度、眼神的傳遞,大到燈光和舞美的安排,他都一絲不茍。
為了演繹與自己實際年齡不符的土司夫人田氏形象,湖北省戲劇牡丹花獎獲得者楊理理每天都對著鏡子練習,揣摩土司夫人的內心。忙的時候,常常晚上12點鐘回家。一連好幾週都沒見過媽媽的女兒背著書包,到排練廳默默的看著媽媽排練。《唐崖土司夫人》作為我省又一舞臺藝術精品,得到了省民宗委、省文化和旅遊廳的高度關注,多次提出指導修改意見。改編後的劇目,在素材取捨、作品立意、故事情節、典型人物塑造、表演手法,音樂風格等方面均有大膽的突破和創新,給人耳目一新之感。不僅進一步謳歌了主旋律,弘揚了正能量,還為南劇藝術傳承發展和保護提供了典範。咸豐南劇《土司夫人》獲文化部全國少數民族劇本創作團結獎,改編後的《唐崖土司夫人》不僅榮獲第十一屆湖北戲劇牡丹花獎,還在第二屆湖北藝術節集中展演。
講好文化故事打響文旅品牌
細心的觀眾發現,在北京民族劇院的大廳裏,咸豐縣的文化旅遊資源被一一展示。“沒想到唐崖土司城這塊世界文化遺産的招牌在湖北的小縣城裏,景色還這麼美。”一位觀眾看到展示後,十分驚訝。“此次《唐崖土司夫人》晉京是向首都人民展示土家文化,了解咸豐,推動咸豐文旅融合發展的大好時機。”咸豐縣文化和旅遊局局長談文才介紹,唐崖土司城作為世界文化遺産,本身就是旅遊頂級品牌,在國際公認的保護地和旅遊品牌關係體系中,第一層次就是世界遺産,它是最權威、最有公信度的一個旅遊品牌。目前,世界遺産地絕大部分都是旅遊勝地,意大利、西班牙等世界遺産大國,都是旅遊大國。打上世界遺産的標簽,就在世界範圍內打出一個文化旅遊品牌,展示一個文化旅遊的亮點。“《唐崖土司夫人》以世界文化遺産唐崖土司城為背景,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南劇演繹,本身就是文旅融合的産物。如今,《唐崖土司夫人》給土司城講了一個很好的故事,將進一步推介和宣傳唐崖土司城及全縣文化旅遊。”
唐崖土司城遺址管理處主任白斌介紹,咸豐擁有咸豐南劇和唐崖土司這兩大文化名片,希望通過文化的教育教化、宣傳引導來傳承文明,激發民眾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未來,將在唐崖土司城保護的基礎上,打造大型旅遊集散地,打造符合市場需求的南劇,促進咸豐文旅融合,也是對土家族文化的一種傳播。
咸豐縣擁有良好的文化旅遊資源。境內山青水秀,風光旖旎,氣候宜人,森林覆蓋率達85%。古有“荊南雄鎮”“楚蜀屏翰”之譽,今有湖北“西大門”之稱。唐崖土司城遺址、大寨坪古遺跡、土家族吊腳樓、唐崖河風景區、原始森林坪壩營、黃金洞奇觀等各種歷史自然資源絢爛奪目。當前,咸豐縣正以“世遺唐崖、森林咸豐”為形象定位,以“世界文化遺産”為核心吸引物,高標準規劃建設全縣大景區、文化遺産保護與商業化運作機制的融合,將全縣文化優勢資源轉化為文化産業等。
不僅如此,咸豐縣還依託“唐崖”這張世界文化遺産名片,打造了全縣農産品“唐崖”這一公共品牌,如今唐崖茶、唐崖棗、唐崖大米等唐崖系列的産品越來越多。
咸豐南劇
閃耀武陵山的文化明珠
南劇,昔稱南戲、施南調,又稱“高臺戲”或“人大戲”,是恩施州的地方戲曲劇種、湖北省四大劇種之一。其形成于清乾隆年間,流行于鄂渝黔湘等地,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土家族、巴、漢文化長期交流融合形成的文化歷史産物,極大的促進了民族團結進步文化交流。
該劇屬皮黃劇種,以南、北、上路聲腔為主兼地方小調。行當分生、旦、凈、醜四大行。伴奏由弦樂、打擊樂兩部分組成。表演文武兼備,歌舞並重,動作粗獷,氣勢豪壯。劇目多是傳奇戲和歷史故事戲。因內容健康向上,愛憎分明,能夠展示民族氣節,引導公眾的世界觀,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南劇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成立於1954年的咸豐縣南劇團,是全國僅有的兩個南劇專業院團之一。2012年,更名後的咸豐縣南劇藝術傳承保護中心榮獲“第六屆全國服務基層服務農民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其後,咸豐被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授予“中國南劇傳承研究基地”。
多年來,咸豐縣大力支持和保護南劇,出版了民歌集萃《唐崖鄉音》《南劇傳統劇目手抄本十卷》等著作及論文,推動傳統劇目的深度挖掘整理和復排;通過送學員到學校定向培養和民間藝人“傳幫帶”,培養了120名南劇後備人才及一批優秀的南劇傳承人。演員潘華明、楊理理榮獲省戲劇表演最高獎項“第十一屆湖北省戲劇牡丹花獎”,退休演員楊道運先生被認定為國家級非遺項目南劇代表性傳承人。
咸豐整理並排演了100余部南劇,演遍了川鄂湘黔邊區30多個縣。其中《唐科長祝壽》《張二嫂做中》獲文化部頒發的銅質獎盃及劇種錄影演出獎,《繡花情緣》獲“全國第六屆小戲小品展演優秀入選劇目獎”,《女兒寨》獲“全國第三屆少數民族文藝匯演銀獎”,《土司夫人》獲文化部全國少數民數民族劇本創作團結獎,《迎客》等6個劇目在省級獲獎。
咸豐名片
1.世界文化遺産——唐崖土司城址格局清晰,功能完備,保存完整,為西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土司城址之一,對研究中國土司制度和土家族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2.咸豐縣土家族幹欄式吊腳樓是吊腳樓的經典,因此有“中國土家族吊腳樓第一鄉”的美譽,其吊腳樓建造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
3.坪壩營景區是“森林咸豐”的代表,是我國中西部連接最大的原始森林群落區,擁有12萬畝原始森林、6萬畝原始次森林及宜人的高山氣候,咸豐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85%。
4.咸豐南劇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目前保留著全國僅有的兩個南劇專業院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