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橋精神”助力漢陽騰飛
4月19日,87歲的中鐵大橋局原副總工程師劉長元,站在漢陽一幢36層的高樓上遠眺,武漢長江大橋在藍天白雲映襯下更顯雄壯,楊泗港長江大橋施工正酣。
從“萬里長江第一橋”到武漢長江第十一橋,從漢水鐵橋到江漢七橋,橋梁連三鎮,武漢抱成環。而作為武漢橋梁連接最多的城區——漢陽,也隨著一座座橋梁的飛架,實現一次次飛越。
中鐵大橋局原副總工程師趙煜澄,今年已90歲高齡。“全國各地的建橋人都來到武漢。”他告訴記者,漢陽不僅成為武漢長江大橋建設的重要基地,還成為一代建橋人的第二家鄉。“我們全家三代有16人都是建橋人!全都住在漢陽。”今年1月滿百歲的中鐵大橋局退休老人孫春初自豪地説。
隨著一座座橋梁的成功構建,幾代建橋人積澱傳承的以忠誠、奉獻、拼搏、開放為基本特徵的“紅橋精神”,成為推動漢陽快速發展的精神動力。2018年,漢陽連續蟬聯中國工業百強區,地區生産總值破千億,實現歷史跨越。
半個多世紀以來,80萬漢陽兒女用實際行動踐行“紅橋精神”,一批批先鋒楷模、漢陽好人不斷涌現。至今,漢陽共有600余人次獲全國、部級、省級、市級勞動模範稱號。2019年,漢陽發力打造“新漢陽造”、長江文明之心、生態宜居、基層黨建四個品牌,為“紅橋精神”鐫刻下新的注解。(湖北日報記者朱惠、通訊員劉晶晶、劉佩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