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石旮旯變身“花果山”——湖北省林業局工作隊鶴峰白鹿村幫扶記

2019-04-24 17:34:05|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石旮旯變身“花果山”——省林業局工作隊鶴峰白鹿村幫扶記

  行百里者半九十。脫貧攻堅進入攻堅拔寨、爬坡過坎的關鍵期,如何幫助深度貧困地區啃下硬骨頭,打贏這場新時代的關鍵戰役?

  3年來,湖北省林業局遴選精銳力量,深入鶴峰縣白鹿村,向最難處攻堅,往最痛處發力,拿出硬辦法,徹底“拔窮根”,為全省4000余支扶貧工作隊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鑒的深度貧困對口扶貧案例。

  “背”出獼猴桃果園

  4月17日,鶴峰縣中營鎮白鹿村黃仕嶺獼猴桃果園長勢喜人,這百畝果園將於2019年挂果,成為當地農民的“綠色銀行”。

  “這片果園,是隊員們用身體一點點背出來的。”白鹿村是武陵山深處的赤貧村,終年雲霧繚繞,濕度極大,卻是獼猴桃生長的好地方。湖北省林業局經過反復論證,決定精選紅心獼猴桃作為全村脫貧的支柱産業。村子平地稀缺,只能把基地選在陡峭的黃仕嶺。

  鋼釬打下去,火花四射。黃仕嶺土地貧瘠,被稱為“石旮旯”。扶貧工作隊在隊長方靖帶領下,手腳並用,用背簍背著上百斤重的土壤和肥料,一步一步往上挪。山勢陡峭,肩膀勒出了血痕,雨雪天坡面打滑,好幾次連人帶簍滾下山坡。用愚公精神,扶貧工作隊帶領群眾,硬是在石頭縫裏填出100多畝梯田。“他們不是來作秀的!”村民為隊員們的紮實作風伸出大拇指。

  堅決防止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湖北省林業局用最大精力謀劃佈局對口扶貧,做到人員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該局主要領導多次到白鹿村實地指導,進山謀劃,選派曾經在部隊服役多年、農村經驗豐富的湖北省森林公安局調研員鄒先宏挂職鶴峰縣擔任副縣長,政治督查處處長方靖擔任駐白鹿村扶貧工作隊隊長。

  “我是白鹿村村民”

  “我不是省城來的幹部,我是白鹿村村民。”方靖這樣要求自已。從“駐”到“住”,工作隊與村民結親戚、交朋友,自已洗衣做飯種菜,常年住在村裏,元旦、清明、端午等重要節日都和村民一起過。帶著草帽、拐杖、雨靴“三件寶”,工作隊員用腳步丈量大山,每天清早走村入戶拜訪村民,夜深才回。方靖沒時間回武漢治療牙疾,半邊臉腫得老高;隊員李堯強孩子高考,無法回去照顧。為大家,舍小家,駐村隊員踐行職責、錘鍊作風。

  把百姓當親人,把他們的事當自已的事。貧困戶孔軍的妻子張冬英摔斷了腰椎,因為沒有低保,情緒很大。工作隊多次帶著張冬英去縣中心醫院治療,掏錢幫她治病,解決家庭困難。從抵觸到配合,孔軍拆掉舊房子,主動參與易地搬遷和復墾。

  “不走進老百姓的心田,扶貧工作怎麼深入?”工作隊員與村民一張桌子吃飯,一條長凳交流,一個火塘談心,幫貧困戶採茶、幹農活,皮膚曬得黝黑,穿著打扮與群眾無二,心與心拉近了,多年緊張的幹群關係極大改善,如今水乳交融。

  股份扶貧催生“鏈式效應”

  “幹部幹,群眾看。”“幹部著急,群眾不急。”白鹿村也曾有類似現象,有的村民甚至將無償獲得的扶貧物資私下送人或售賣。

  如何用體制機制化解這種現象?省林業局精心設計“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産業發展機制,由幫扶部門出大頭,群眾出小頭,共同綁在産業發展鏈條上,用幫扶資金的杠桿撬動千家萬戶的內生動力。

  採取湖北省林業局提供産業扶持資金75%、村民自籌25%的模式,購買貧困戶發展産業所需生産物資,最大限度調動貧困戶積極性及參與意識,避免扶貧資金浪費和低效率運行。

  村裏百花盛開,為中蜂養殖提供了蜜源,這是白鹿村極富潛力的增收産業。村民張孝清不懂養蜂技術,而且年紀較大,卻一口氣就要50箱蜂巢,而每箱蜂巢單價成本高達600元。經過協商,工作隊提供10箱蜂巢,無償提供養蜂技術和培訓,負責聯繫銷路。費用由工作隊出資75%,張孝清個人承擔25%。工作隊與他約定,等他熟練掌握這項技能後,再逐步擴大生産規模。

  70歲的余萬里,曾經當過小學教師,由於不願務農,茶園撂荒,豬圈也破爛不堪。工作隊上門後,鼓勵他發展産業,雙方按比例出資。余萬里觀念轉變,責任心空前高漲。同時,他的知識優勢發揮出來,主動為工作隊出謀劃策,獼猴桃種植、有機茶園管理井井有條。

  截至2018年底,白鹿村簽訂共同出資協議160多份,涉及52戶,村民交納自籌資金10.5萬元,形成“人人有責、人人負責”的新氣象,改變了過去“人人爭當貧困戶”的局面。

  有些産業,村民沒有幹過,存在畏難情緒。工作隊以村支部為橋頭堡,讓黨員先吃“螃蟹”。比如成立龍潤合作社,引領紅心獼猴桃、羊肚菌種植及中蜂養殖等産業,示範成功後再推廣給村民。以黨員幹部為支點,撬動全村群眾參與,脫貧産業推進有聲有色。(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劉暢通訊員劉支皇夏鹹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