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人”鏡頭捕捉300余野生鳥類
原標題:踏遍楚山漢水 撥動光圈只為鳥 “鳥人”鏡頭捕捉300余野生鳥類
圖為:董玉清
圖為:春歸的反嘴鷸。(視界網 董玉清 攝)
4月19日,“董玉清珍稀動物攝影作品展——讓我們走進多姿多彩的野生鳥類世界”在湖北省群藝館舉辦。荊門生態攝影家董玉清在作品展上説:“鳥是大自然的精靈,是無國界的天使,是人類的朋友,更是生態環境的風向標。”
20多年來,董玉清奔赴祖國各地,深入鄱陽湖候鳥保護區等多個自然保護區,拍攝珍稀鳥類。近年來,他發現隨著生態環境改善,荊楚大地已成為中部地區鳥類最豐富的資源地之一,便將精力主要放在湖北拍攝。如今,他已用鏡頭記錄300多種野生鳥類,其中有“中國最美的小鳥”藍喉蜂虎、“水鳳凰”水雉、“國寶”黑鸛等。
流經荊門的漳河,是發源於荊山余脈的長江支流,董玉清常年在此拍攝,留住眾多珍稀鳥類的多姿倩影。2011年冬,得知漳河上游的小湖泊棲息了數百隻鴛鴦,他當天便與“鳥友”翻山越嶺行程近120公里,到越冬鴛鴦的棲息地拍攝珍貴圖片。
他把尋找漳河珍稀鳥類定為人生目標。功夫不負有心人,去年11月25日,董玉清租船在漳河上游水域觀鳥時,有幸與中華秋沙鴨相逢,先後10多天,他與“鳥友”前來觀察、拍攝中華秋沙鴨在漳河不同港灣飛翔、覓食的場景。中華秋沙鴨被列入瀕危鳥類名錄,是與大熊貓、華南虎、滇金絲猴齊名的國寶。董玉清等人用鏡頭記錄了近百隻中華秋沙鴨棲息漳河越冬的情形。董玉清欣慰地説,“隨著漳河生態及水質環境的改善,這裡將成為全國中華秋沙鴨數量最多的棲息地。”
他還在荊門境內陸續發現多個珍貴鳥類繁殖地和集中棲息地,如東寶錢河鴛鴦溪、京山三陽壽帶鳥繁殖地、漳河水庫燕鷗繁殖地、漳河仙女村藍喉蜂虎繁殖地、沙洋黃蕩湖大雁棲息越冬地、借糧湖白天鵝棲息越冬地等。
長期野外拍鳥,董玉清總結出滿腹“拍鳥經”:靜心觀察,偽裝守候,迂迴戰術。為拍好鳥兒的“靜(棲息)、動(行蹤)、形(形態)、神(神韻)”瞬間,他曾在酷暑天藏身帳篷,也在大雪天安營紮寨原始森林。有一次在神農架南坡被蛇咬,差點喪命。董玉清説:“拍鳥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朋友們都叫我‘鳥人’,我喜歡這個稱呼。”(湖北日報記者海冰、實習生戴中珣)
連結
行走漳河的環保衛士
“一個地方生態環境好不好,看天空有沒有飛翔的鳥就知道了。”這是董玉清常挂在嘴邊的話。因愛鳥如命,他義無反顧走上環保之路。
他曾自費奔赴祖國的山山水水,為珍稀野生動物攝影“立傳”。1998年主編出版的《中國珍稀野生動物攝影作品集》獲“五個一工程獎”,2011年出版的《中國鳥類》科普畫冊獲湖北省“屈原文藝獎”。他個人曾獲“地球獎”“中華環境提名獎”“湖北省十佳愛鳥護鳥人”“全國自強模範”等榮譽稱號。
董玉清不僅用鏡頭拍攝野生鳥類,更用它痛斥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1999年冬,他拍下神農架大片天然林遭濫伐的畫面,連夜寫出《悲哉,神農架天然林遭蠶食》報道,引起各方高度重視。
漳河生態環境更是董玉清關注的重點。一些人為謀取利益,曾在漳河水庫周邊河汊圍網養魚,經他與環保人士奔走呼籲,2013年漳河水庫432處養魚圍網被全部拆除,漳河水庫水質得到改善。對污染漳河的企業,他更是不顧個人安危,深入生産車間實地拍攝,拿著證據舉報。最終,這家躲藏在深山的最後一家污染企業被依法查處關停。
2017年7月,董玉清發起成立“荊門市愛鳥文化研究會”,他當選會長,如今會員達600多人。他帶領會員開展“東寶錢河鴛鴦溪生態環境及鳥類資源調查”“漳河生態環境及鳥類資源調查”等,組織“全民通荊門鳥類及生態保護座談會”“漳河鳥類棲息地保護座談會”等活動。2018年冬,他帶領愛鳥人士,在零下7攝氏度的大雪天,七下黃蕩湖,為因湖面結冰難以覓食的大雁送去冬糧。
在愛鳥會帶動下,越來越多人加入愛鳥護鳥行列。4月20日,董玉清和愛鳥會近40名鳥類觀察員,見證了“漳河中華秋沙鴨保護基地陳院工作站”掛牌。董玉清表示,“愛鳥會”將選派志願者進駐工作站,長年義務在漳河水庫進行“國寶”中華秋沙鴨及珍稀鳥類資源的監測巡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海冰 實習生 戴中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