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萬中外遊客首日打卡湖北園
圖為:7月4日,來賓和遊客參觀湖北園“楚山問道”景觀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7月的北京驕陽似火。
鳳舞荊楚,靈秀山水。7月4日,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迎來以“高山流水迎鳳來”為主題的“湖北日”。
2500平方米的世園會湖北園區內,約有3.5萬名海內外嘉賓和遊客,冒著38℃的高溫,零距離感受了濃縮且濃厚的荊風楚韻。
濃濃楚味撲面來
“請大家看地面,這裡就是鳳頭。”上午11時,世園會湖北園區迎來入園高峰,志願者主動上前講解。
來自北京延慶的遊客王女士看到園區入口地面的紅色圖案,果真是一個頭頂數根朝天翎的鳳頭。“從空中俯瞰,全園仿佛是一隻起舞的鳳凰”。志願者介紹,在園區的末端,設置了一組展開的鳳尾造型景觀廊架,呼應了園區“楚鳳”的平面空間形態。
入口,一組層巒疊嶂的山峰造型之間,盛開著多彩花卉和小型樁景。“展現的是三峽峽谷,其間的植物呈現出峽江兩岸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特質。”志願者的話音剛落,沒有到過湖北的王女士馬上接話説:三峽工程是非常了不起的水利工程,一直想去三峽實地去看看呢。
荊楚風韻,並不只是舉世聞名的水利工程。在湖北園區,一幅幅詩詞歌賦作品,讓現代園藝與荊楚人文交相輝映。
步入園區,一排展開的楚簡卷軸引得遊客扎堆駐足——一根根手掌寬的古色竹簡側身並立,從前往後書寫著屈原的《離騷》,旁邊的一個半圓形的圍欄上,則是作家熊召政為湖北園撰寫的《湖北園賦》。“古辭今賦,也是楚文化的一種傳承。”湖北省林業勘察設計院園林專業總工、湖北園設計總負責人郭志林介紹。
再往裏走,則是湖北園區7個園藝景觀節點之一的“楚山問道”,一輪彎月狀的鐵銹色鋼結構雕塑一頭著地、一頭懸在半空,且在彎鉤處“浮”出一片祥雲,其底部是用草坪和山石組成太極圖案,取武當道教文化“太極”之形,寓“天人合一”之意。郭志林揭秘,“草地寓意湖北的平原,而山石則代表湖北山區。”
喜歡湖北山水的遊客裏,除了亞洲面孔,還有遠道而來的海外嘉賓。英國駐武漢總領事館總領事Gareth Hoar也在人群之中,在逛完整個湖北園後,他讚不絕口地説,這裡為他打開了一扇了解湖北的窗口。
荊楚神韻存方寸
湖北園內的景點不僅暗藏著湖北元素,同時也在細微處展現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精神特質。
在湖北園7個園藝景觀節點中,“楚人有義”景觀位於入口左側不遠處,一株10來米高的五角楓筆直矗立,在它的根部,花崗岩和鋼制構件圍成圓陣,五角楓仿佛是破石而出。
“每一株草木都有撼動乾坤的神奇力量,大樹破石而出,寓意楚人‘篳路藍縷、敢於創新’的精神。”郭志林説。在圓陣的鋼制構件上,鏤空雕刻著“山、水、林、田、湖”主題淺浮雕,象徵著楚人與荊楚大地的共融共生。
“楚山問道”景觀,圓弧形雕塑頂端的雲臺上,擺放著一座古柏盆景。“別看這處景觀造型極為簡潔,卻有很豐富的視覺層次。”郭志林介紹道,地面噴頭可以噴出水霧,白色霧氣籠罩下,若隱若現的古柏盆景仿佛是穿過雲海,從萬丈峰頂探出頭來。玄月、祥雲、古柏……整個景觀讓觀眾身臨其境,詮釋了生態之道與園藝之道和融共生內涵以及道教文化空靈飄逸的審美情趣。
湖北,千湖之省,荊楚歷史中,人與水的關係是無法忽視的重要篇章。湖北園中,“水”同樣是重要元素。在園區中心,有一片約120平方米的圓形水域,水中荷花、睡蓮、水蔥等植物隨風搖曳,水域中心立有一座不銹鋼雕塑,抽象的造型似一連串水滴,又似一個人形,在煙波浩渺、荷風搖曳的河湖意境中表達出人水和諧共生的理念。
走過小巧精緻的園林,在方寸天地間,覽楚地山水人文、閱荊楚詩詞歌賦、賞華中園藝花木、品醉人荷香蓮韻……時至中午,烈日當空,仍有遊客絡繹入園感受楚風人文。
“這證明了湖北園區的吸引力。”湖北省貿促會會長周彩娟在園區門口“守”到下午近2時。她説,“湖北日”是世園會第17個省市區活動日,如何在北京世園會這一國際平臺上唱響“湖北聲音”,讓更多人通過這個窗口了解湖北,貿促會作為牽頭組織方,在設計活動時特別注重創新,比如準備了5000份荊楚優品,通過遊客蓋章遊園領禮物的形式成功引流,既宣傳了荊楚優品,且讓湖北園區人氣爆棚。(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一葦 艾紅霞 通訊員 李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