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猛士締造者”孫鐵漢———時光抹不掉馬燈精神

2019-07-11 11:43:04|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猛士締造者”孫鐵漢———時光抹不掉馬燈精神

圖為:孫鐵漢和東風猛士在一起。

  6月20日,天空飄著細雨。

  走進位於十堰市郊的東風特種裝備事業部廠區,停車場裏一排排嶄新的東風猛士越野車,宛若一道道鋼鐵長城矗立。“孫總好!”在總裝車間裏,一位戴著眼鏡的年輕人,跟一位慈祥的老人打著招呼。

  年輕人叫李喜勤,東風軍事裝備技術研究所的一名主管。

  他所説的“孫總”,名叫孫鐵漢,今年78歲,此前是東風重型車廠總工程師。載重20噸的“紅旋風”自卸車、東風猛士等名車,都是他帶領團隊研發的心血之作。

  在車架裝配車間裏,撫摸著東風猛士三代車的車架,孫鐵漢的心緒又回到了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難忘那一夜,東風車開進港島

  “1997年6月30日,香港回歸交接儀式的那個晚上,整夜未眠。”

  22年前的那個歷史時刻,東風車滿載駐港部隊開進港島,成為中國人的驕傲,也讓孫鐵漢終身難忘。

  為了那一刻,包括孫鐵漢在內的許多東風人,付出了太多。

  1966年,孫鐵漢畢業于吉林工業大學汽車係汽車專業。1967年,他被分配到長春一汽底盤廠,做過實習生、技術員。1971年,響應支援二汽建設的召喚,孫鐵漢來到人煙稀少的鄂西北,很快成為第二汽車製造廠車橋廠技術骨幹。

  和一汽的進口生産線相比,二汽的生産線都是國産組裝。在生産初期,設備不時出現故障,影響生産。孫鐵漢那時是該廠設備科科長,曾主持車橋廠三條關鍵生産線的大規模技術改造工作,改變了被動局面。

  1987年,孫鐵漢主持汽運處大修廠混流裝配線的建設,隨後又進行了三次滾動式擴建,逐步使其成為東風公司軍用越野車、出國車和快速應變車的重要生産陣地。

  1988年,混流線開始生産軍車,孫鐵漢從此與軍車結緣。

  1995年,東風公司接到任務,要對幾百輛老款軍車進行維修翻新。“那批軍車,是用來運送駐港部隊的。”孫鐵漢説,由於受到技術制約,當時那批軍車的車況不是最佳狀態,“如果維修不到位,在交接儀式上出現車輛趴窩,後果不堪設想。”

  1997年6月30日晚11時42分,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正式開始。孫鐵漢早早守在電視機前,“從新聞聯播就開始看了,一直看到7月1日淩晨,眼睛都沒眨幾下,相比激動,心裏更多的是緊張。”

  孫鐵漢説,看到螢幕上一輛輛東風車開進港島,他的心慢慢“放進肚子了”。

  五年磨一劍,猛士車橫空出世

  2009年10月1日,在新中國成立60週年閱兵盛典上,橫空出世的東風猛士初露崢嶸,讓世界為之驚嘆。

  你可能想不到,當時主持“猛士”研發生産的孫鐵漢,其實是一名退休返聘人員。

  1999年,孫鐵漢從東風重型車廠總工程師的崗位上退休,留廠擔任技術顧問。

  2003年,一個重要任務擺在他面前——研發我國第三代軍車東風猛士。“我一個退休了的人,能有機會參與這樣一款軍車的研發,機遇難求,無限光榮。”就這樣,當時62歲的孫鐵漢成為東風越野車公司的總工程師兼技術部長。

  沒有外國圖紙,沒有現成的技術參數,連去國外觀摩學習的機會都沒有,這車怎麼造?“自力更生靠自己!”孫鐵漢説。

  2003年開始,孫鐵漢帶著7位退休的工程師、技師,以及幾個年輕人,開始“搗鼓”。

  車架是汽車的“脊梁”,要承載數噸重的機動“鐵甲”,東風猛士的車架標準要比普通自卸車更高。“你看猛士的車架,前窄後寬,還有曲面,對角線誤差要保持在3毫米之內,要求很高。”6月20日,在東風特種裝備事業部車架裝配車間,孫鐵漢指著一個即將組裝的東風猛士車架説,“你看看轉向機附近的這處車架,當年因為疏忽了裏面墊著的雙層部件,導致車輛測試時出現車架撕裂的情況。”

  試製樣車57輛,道路試驗103萬公里,臺架試驗12500小時,暴露、整改各類問題300多個……五年裏,孫鐵漢帶領技術團隊完成了東風猛士的量産定型、工藝工裝設計、製造調試等生産準備、能力建設等技術工作,並使東風猛士正式列裝部隊。

  2008年,東風猛士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精神代代傳,為圓汽車強國夢

  2008年,完成了東風猛士的研發後,孫鐵漢又回到了東風重型自卸車研發的隊伍中;2010年,孫鐵漢進入東風商用車公司,擔任工程自卸顧問;2015年,到湖北中爾輪式制動車橋有限公司擔任技術顧問……

  悠閒的退休生活對於孫鐵漢而言,似乎已經遙不可及。用他的話來説,就是“割捨不下這份情”。

  工作之餘,他把自己在汽車行業幾十年的經驗、教訓整理編輯成書,還多次在湖北汽院、重型車廠、車架廠,為年輕技術人員傳經送寶。

  蘆席棚、幹打壘、馬燈,這些承載著二汽人早期艱苦創業記憶的詞彙,化作一代代東風人抹不掉的“馬燈精神”,是孫鐵漢最為珍視的。

  傳承“馬燈精神”,也是孫鐵漢一直在做的事。“求真務實是本分,扎紮實實是基礎。簡單浮躁不可取,好高騖遠事難成。機緣而致勿猶豫,實幹慎思事竟成。千難萬難貴堅持,日積月累大器成。”這是孫鐵漢9年前寫的《勸學、勸業56字書》。“‘馬燈精神’是艱苦創業的象徵,但其內涵,還有攀登科技高峰、敢為人先的勇氣,科學嚴謹的作風,百折不撓的決心。現在東風的生産環境越來越好,但‘馬燈精神’不能丟。”

  汽車工業被稱為“工業中的工業”,是衡量一個國家發達程度的重要標誌。在汽車行業摸爬滾打50多年,孫鐵漢心中還有一個夢想——讓中國從汽車大國成長為汽車強國。“以感恩之心、報國之志,努力工作,是我的東風汽車人生。變汽車大國為汽車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我們這一代汽車人的夢想。”孫鐵漢動情地説。(文\圖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王際凱通訊員何福利宋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