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武漢文旅體IP群像呼之欲出 展現城市動感

2019-08-02 09:21:47|來源:長江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武漢文旅體IP群像呼之欲出  十大IP群像即將走進軍運 展現城市動感

武漢文旅體IP群像呼之欲出

江漢區微型馬拉松比賽在東湖綠道舉行  江漢區文化和旅遊局供圖

  東湖綠道、兩江四岸、知音號……説到文旅體IP,武漢只有這些嗎?當然不止。一批極具地域特色的活動正快速成長,過早節、煨湯節、老廟會、山馬、微馬……是不是聽起來就很過癮?

  第七屆世界軍運會開賽在即,為進一步尋訪武漢生動活潑的特色文旅體IP,向世界展現武漢的動感,長江日報文旅研究院特聯合省、市、區文旅部門共同發起“世界軍運·尋找武漢十大特色文旅體IP”活動,系統梳理全市文旅體品牌,並借軍運之機向全球推介。

  7月30日下午,湖北省旅遊領域專家學者、武漢市各區文旅部門相關負責人齊聚長江日報,如數家珍,共説武漢特色文旅體IP。

  過早節、宵夜節、煨湯節——

  IP很好玩,好吃好喝打頭陣

  豐富的美味加上熱烈的節奏,匯集成武漢獨特的“過早文化”。清晨走上武漢的街頭巷尾,熱幹面、豆皮、湯包、面窩……足以讓人吃一個月不重樣。

  “武昌過早節”由來已久,活動展示漢味美食,各路非遺美食傳承人現場傳授美食烹制技藝。一江之隔的吉慶民俗街,德華樓、四季美、蔡林記等老字號美食商家也開啟了“宵夜節”模式。

  武漢煨湯技藝于2011年被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名錄,誕生於2015年的首屆百姓煨湯擂臺賽場面恢宏,把這一地道的漢味生活體驗搬上擂臺,弘揚傳統飲食文化,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走進社區、融入生活。

  花朝節、老廟會、讀書節——

  IP很文藝,自帶濃濃文化味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一批文旅體活動承載著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

  新洲舊街花朝節已有800多年曆史,是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這場民間趕集大會總會吸引10余萬人前來,上演現代版“清明上河圖”。在問津書院,每年9月28日會舉行祭孔大典,活動影響範圍輻射全國。

  2019年春節,舞獅、草編、泥塑、糖畫等民俗和非遺項目現身歸元廟會,甚至吸引外國留學生前來學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漢陽高龍、武漢漢繡博物館等,都展現出漢陽區文旅體IP亮點。

  武漢園博園漢口裏廟會今年元宵節當天吸引超過10萬人前來,有各地風味小吃品嘗、民間工藝展示、民俗文藝演出、奇活絕技展演、財神送祝福等多種活動,還登上央視。

  金橋讀書,紮根江漢沃土,播撒文化種子。“金橋書評”全民閱讀活動在江漢區已開展30餘年,近年來“金橋書評”更是走出書吧、挺進廣場、深入社區、滲透家庭,掀起一陣陣閱讀熱潮。

  東西湖區民俗踏街活動、“桃花獎”群眾文藝匯演已持續開展,前者主要推介舞龍、舞獅、腰鼓、蓮湘等傳統民俗文化項目,後者涵蓋民間書畫、舞蹈、雕刻等各類文藝項目。

  1985年起步于洪山的武漢市高校藝術節,現已成為武漢知名文化品牌活動,為高校學生搭建展示才華、放飛夢想的文化平臺,也讓大學生以更多渠道融入城市文化發展中。

  山馬、微馬、湖跑——

  IP很好動,運動起來很時尚

  木蘭文化旅遊節舉辦至今已有十六屆,每屆都集合賞花遊、美食大賽、木蘭登山節、木蘭天池龍舟賽、文創作品展等活動,體現“旅遊+”理念,成為遊客暢遊“詩和遠方”的嘉年華。

  新洲區近幾年先後成功舉辦環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中國山地馬拉松系列賽等國際賽事,賽道串聯起問津書院、道觀河等多處紅色遺跡和綠色生態旅遊景點景區,因此也被譽為“最美賽道”,提升了國際、國內影響力。

  江漢區“七彩江漢 七湖聯動”金秋紅色健身旅遊節,在北湖、菱角湖等七座湖泊之畔,組織文化體育展演、傳統體育競賽,並通過線路設置,將參與者引入到各個湖泊、特色建築、文化地標,以及街道里弄中,盡情領略風物風貌。

  “武漢微馬”是江漢區近年來精心打造的全民健身品牌項目,吸引全區數千名居民定期參與1-10公里的快走或慢跑活動,一度掀起全區全民健身熱潮。

  東西湖東方馬城核心項目——國際賽馬場是華中地區唯一國際標準賽馬場,“武漢賽馬節”集體育、休閒、旅遊為一體。“環金銀湖徒步大會”等新秀文旅體活動逐漸嶄露頭角。

  天然溫泉、柏泉三古、古城群像——

  IP很古樸,與城市地標融為一體

  蔡甸知音故里消泗油菜花節是早春武漢近郊踏青的好選擇,大地被遍地鵝黃點綴得一片燦爛,遊客可一邊賞花、一邊觀看特色民俗表演。6月後的蔡甸十里荷花長廊,散發著專屬夏季的美麗,蔡甸蓮文化節上,爭奇鬥艷的荷花風情,讓慕名而來的遊客嘆為觀止。

  地處江夏的武漢恒大科技旅遊城緊鄰梁子湖,根據李四光當年勘測報告打出天然溫泉,更有運動公園、婚禮莊園、夢幻兒童王國等體驗項目,建成後將是武漢非常具有特色的文旅小鎮。

  依託“十里鋼城”和十里江灘,“青山綠水紅鋼城”這一城市IP正呼之欲出。盛夏的青山江灘,滿眼蒼翠,青山江灘音樂節、馬拉松賽事等特色活動更是一次次引爆全城。

  東西湖區柏泉古鎮,古寺、古井、古村落並稱為“柏泉三古”,打造出一個群像IP。環金銀湖區域正成為東西湖區的另一張名片,漫步其中,可品荷香蓮韻、蘆葦野趣,已成為“網紅”打卡地。

  武昌按大黃鶴樓-武昌古城全域旅遊的目標定位,打造旅遊IP集群,將黃鶴樓、武漢大學、戶部巷等具有歷史底蘊的IP與Big House當代藝術中心、403國際藝術中心等文旅景點新秀,集聚為文旅特色區域IP群,讓遊客體驗到別樣的文化魅力。(長江日報記者鐘磬如 見習記者葉飛艷)

  “走進軍運·尋找武漢十大特色文旅體IP”參選步驟

  特色文旅體IP以文化、旅遊、體育領域的特色活動為主,將按照推薦入圍、形象宣傳、市民投票、成果展示、專題彙報等步驟進行。

  1、推薦入圍。各區、各單位可按個體推薦,也可以幾個活動組成“區域特色IP群像”。

  2、形象宣傳。《長江日報》將對入圍的特色文旅體IP進行宣傳展示。

  3、市民投票。在長江日報“好玩武漢”微信公眾號開闢投票通道,邀請市民票選出最喜愛的文旅體IP。最終結合專家組意見,評出“武漢十大特色文旅體IP”。

  4、成果展示。軍運會期間,將面向全球記者舉行“武漢十大特色文旅體IP展覽會”。

  5、專題彙報。“武漢十大特色文旅體IP”將集結成冊,以專題彙報形式成為政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