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幼師將民間遊戲帶入課堂點燃童趣
原標題:炒黃豆、抬花轎、跳房子……她將民間遊戲帶入課堂點燃童趣
炒黃豆、抬花轎、跳房子、滾鐵環、城門城門幾丈高……在武漢市漢陽區玉龍幼兒園,幼師陳利將這些傳統兒童遊戲帶進校園,讓幼兒體驗民間遊戲的樂趣,感受獨特的荊楚傳統文化。
有一段時間,陳利發現班上的孩子特別喜歡“跳”這個動作,不管是在遊戲過程中,還是日常活動的行為上。根據這個發現,她將“橡皮筋”帶進了活動課堂,教他們玩法和遊戲規則後,孩子們就自發組織起遊戲來。“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們在説話,請你馬上就開花,就開花……”挑、勾、踩、跨、擺、碰、繞、掏、壓、踢,孩子們一邊跳一邊唱著童謠,活動室裏充滿了歡聲笑語。
一次戶外活動中,小朋友被放在簍子裏的體育器械吸引住了,十分好奇的跑過來問她:“老師,這是什麼?怎麼玩呀?”陳利借助這個契機,拿出圓環和鉤子,教他們玩“滾鐵環”。孩子們很快掌握了,甚至發現了不一樣的玩法。戶外時間結束時,孩子們説:“時間怎麼這麼短吶,我還沒玩夠呢。”
經過幾次嘗試,陳利發現孩子們對傳統兒童遊戲很感興趣。於是,她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精心挑選了許多遊戲,來設計開場、熱身、遊戲、放鬆每個環節。炒黃豆、城門城門幾丈高、抬花轎、跳繩、跳房子、摸瞎子……孩子們逐漸熟悉這些遊戲,回家還和家長一起玩。不少家長説:“這都是我們小時候愛玩的,希望老師多帶孩子們玩這類遊戲,既是對民間文化的傳承,同時也能增強孩子們的身體素質,和培養孩子們的團隊意識。”孩子們興趣盎然中樂而不厭,反復練習,在玩中身體得到鍛鍊,增強了體質,也促進幼兒社會性與交往能力的發展。
讓孩子們體驗傳統遊戲樂趣的同時,陳利也在日常生活和行為習慣上不斷地付出愛心和耐心。她是家長眼裏的“神算子”,熟悉每個孩子的特點,並根據他們的表現“算”出應對措施。欣欣比較愛挑食,每當她問“明天的飯菜是什麼”時,陳利就能“算”出她明天不會來幼兒園了。她會用蔬菜寶寶的營養小故事,引導孩子不挑食。慢慢地,欣欣變得愛上幼兒園了,飯量也增加了。澤澤每天都沒精打采的,只有玩遊戲時才會活躍,陳利啟用“算功”,每天主動給他介紹要玩哪些遊戲,並提出相應要求,如果達到了就請他來玩。每天都會有吸引他的小遊戲,澤澤的精神也一天比一天飽滿起來,變得愛上學了。(長江日報融媒體記者楊幸慈 通訊員楊學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