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縣再進10位 新“大冶造”崛起
不久前,“縣域經濟100強(2019年)榜單”發佈,大冶再進10位,位列第74位,居湖北省之首。
一路飄紅的還有上半年的經濟數據:GDP增速8.7%,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0%,創5年來新高,傳統製造業和先進製造業均呈兩位數增長。
製造業是大冶經濟的底盤,“大冶造”突飛猛進的背後,有什麼秘密武器?盛夏時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赴大冶探訪。
存量變革傳統製造業脫胎換骨
通紅的無縫鋼管源源不斷地滾下生産線,滿載貨物的卡車轟鳴著駛出工廠大門。
7月24日,位於大冶市金湖街辦的新冶特鋼爐火正旺。産銷兩旺的背後,是脫胎換骨式的技術改造。
董事長徐文平介紹,自2017年10月以來,該公司開啟長達13個月的大規模技改,總投資近20億元。
效果立竿見影。生産與原料堆場全封閉,工業廢渣全回收再利用,廢水循環使用零排放,余氣、余壓、餘熱全部發電,廢氣排放低於國標50%以上。
技改帶來企業經濟效益大幅提升。徐文平算賬:2019年,該公司年産值將突破70億元,利稅10億元。
不增加一畝佔地,立足存量變革的技改升級是最快的增長方式。幾年前,大冶鋁型材産業曾因高能耗、高污染飽受詬病,有人建議直接砍掉。大冶市委市政府冷靜分析後,沒有搞一刀切,而是出臺史上最嚴環保標準,倒逼不達標者退出。
政府給力,企業爭氣。一系列技改措施相繼上馬,最先進工藝、最環保設施,治水、治氣、除塵,多管齊下,鋁型材行業浴火重生。華力科技率先從家用鋁型材向工業鋁型材轉型,研發生産高性能鋁鎂合金,應用於汽車零部件、電動扶梯、船用耐腐蝕件等。大冶市17家鋁型材企業年産值51.63億元。
來自大冶市經信局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該市完成工業技改投資52.92億元,同比增長40.7%,年初確定的“十大”技改項目全面開工。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礦採選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四大傳統工業行業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增量産業同心圓加速擴大崛起
“勁牌公司預訂1億隻新品酒瓶,天天催貨。”7月24日,大冶湖國家高新區,湖北勁華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何朝勇忙得腳不沾地。
佔地240畝的新廠房,斥資3000余萬元採購的電窯爐生産線正在緊張調試。7月26日,這個行業最先進的玻璃瓶生産設備正式點火試産。何朝勇説,與傳統玻璃融化窯爐相比,電窯爐取代煤、氣,更節能環保、效率更高,可日産標準玻璃酒瓶12萬隻,2019年産值將達1億多元。
何朝勇是四川人,曾在老家經營瓶蓋廠,後在新疆、蘭州等地投資辦廠。3年前,他選擇落戶大冶,除了被優良營商環境吸引,還緣于與勁牌的良好合作。
作為全國保健酒第一品牌,勁牌對産品包裝近乎苛刻。為尋找一款合適的酒瓶,勁牌不得已遠赴四川尋求合作夥伴,成本高不説還老斷貨,嚴重掣肘企業發展。何朝勇看到商機,向産業鏈上游延伸,並向勁牌伸出橄欖枝,雙方一拍即合。據介紹,勁華玻璃一年可為勁牌節約成本3000余萬元。
如今,從各式酒瓶到化粧品瓶,勁華玻璃的業務範圍不斷擴大,業務半徑也從湖北延伸到全國。
不光是瓶,還有包裝盒。圍繞勁牌公司拓展産業鏈,湖北勁佳包裝有限公司僅用6年時間,把數百萬包裝紙盒賣到全國40多家知名大企業。2018年,該公司成功入選“中國印刷包裝企業100強”,名列第82位,成為華中地區領頭羊。
眼下,總投資過百億元的勁牌健康白酒産業園建設如火如荼。以勁牌為圓心,玻璃、包裝、制蓋、物流等總投資過百億元的配套項目陸續上馬,産業同心圓正加速擴大。再造一個勁牌,未來可期。
變數突破先進製造動能澎湃
據統計,我國每年産生600億個包裹。海量貨物出倉,絲毫不能出錯,如何實現?智慧物流機器人和智慧分揀設備應運而生。
7月29日,記者在大冶普羅格智芯科技(湖北)有限公司,見證智慧物流系統的神奇。測試場地佈滿二維碼,數十輛車身藍白相間的智慧物流小車冰雪聰明,以每秒2米的車速奔跑卻不會撞車;馱起2米多高、近半噸的貨架毫不費力,自由穿梭;電量僅剩三成時,自動尋找充電口充電……
總經理江凡介紹,這是該公司搭建的智慧物流系統測試場景,智慧AGV機器人小車基於人工智能演算法,正在進行7×24小時産品測試。小車在行進中快速掃描二維碼獲取位置信息,執行複雜作業指令。據了解,量産剛剛“滿月”的普羅格智芯已收到6000萬元産品訂單。
這是大冶在市場變數中求突破,搶佔先進製造業制高點的一個案例。
5G時代來臨,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迎來風口。大冶大力發展智慧製造産業,引進一批先進製造企業。在中亞矽谷(大冶)産業基地,投資12.6億元的博凱晟新型一體化觸摸屏、投資10億元的墨子人工智能機器人、投資8億元的壹酷存儲等項目先後落戶;深圳壹酷電子、台灣驅動晶片、通達信息科技、信永輝科技、博凱晟科技、智雲聯車科技等已簽署投資協議。
大冶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先進製造業對經濟拉動明顯。上半年,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13.2%,佔規上工業比重為38.5%,同比提高3.7個百分點。“百強縣的頭銜,對大冶來説,既是榮譽,更是動力。”半年經濟分析會上,大冶市委書記王剛表示,要繼續牢牢做大製造業底盤,強存量、實增量、優變數,乘勢而上,助推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娜 雷巍巍 通訊員 程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