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應急管理廳補短板 提升防災減災和應急救援能力
原標題:省應急管理廳找問題補短板——提升防災減災和應急救援能力
抓好事故災難、自然災害的預防和應急處置,是防範重大安全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湖北省應急管理廳機關幹部深入基層一線調查研究,找問題補短板,著力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提升各地防災減災能力,將主題教育成效轉化為應急管理工作上的擔當,以實際行動全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
堅守最後一道防線
8月4日晚,恩施州鶴峰縣躲避峽因暴雨突發山洪,造成多名人員傷亡和失蹤,需要緊急派出直升機前往峽谷救援。
接指令後,湖北省應急管理廳應急救援中心值班人員立即向中部戰區空軍武漢基地作戰值班室發出派出直升機、規劃航線的請求。隨後,應急救援中心值班人員協調,將躲避峽附近一所學校的籃球場,作為直升機降落地點;同時,與華南藍天航空油料公司湖北分公司聯繫,緊急從恩施州機場抽調一輛15噸加油車趕赴直升機降落點,以備不時之需。不到一個小時,武漢基地作戰值班室回電,已清空漢南機場到鶴峰之間所有經行航線,允許直升機起飛。僅1小時,應急救援中心值班人員就辦完了2天才能完成的飛行申請手續。
快速應急救援反應能力背後,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聯動網絡和快速反應機制。
過去,應急救援協調指揮主要靠值班人員的知識積累和經驗。今年6月中旬,湖北省應急管理廳編寫了《防汛應急處置手冊》,畫出不同等級、類型事故的確定標準和應急救援處置方式“一張圖”,建立與相關部門和單位會商研判、協同響應、救援聯動等機制“一張網”,明確各相關部門和單位緊急聯絡人員“一張表”。事故發生後,值班人員只需根據《手冊》按圖索驥,就能有序有力有效協調組織救援,快速提升了應急救援效率。“我們的目標就是爭分奪秒,第一時間救援,最大限度減少傷亡 。”為了改變過去應急演練重演輕練的情況,7月以來,湖北省應急管理廳組織各類應急救援隊伍,不定期到省內易發事故的重點地區、重點部位、重大工程,提前熟悉地形、方位,開展實地應急救援演練。
抓牢安全生産基本盤
抓好基層應急管理工作,是降低事故發生的關鍵。然而,由於我國應急管理工作起步較晚,建設標準還不完善,易出現監管盲區和真空。
湖北省應急管理廳在基層調研中,發現許多開發區各類功能區發展迅速,卻長期存在安全生産基礎薄弱、監管體制機制不健全、安全監管責任不落實等問題。部分鄉鎮和街道應急管理機構不健全、人員力量不足、缺乏經費。加之機構改革尚處於磨合期,工作職能增加,監管執法力量和精力也會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給守住安全生産“基本盤”帶來不確定因素。
如何將應急管理工作的觸角延伸到“最後一公里”?湖北省應急管理廳提出建立功能區和鄉鎮(街道)監管體系:湖北省各類功能區和鄉鎮(街道)都明確安全生産監管機構、配備相應人員;在村(社區)也配備安全生産協管員,充分發揮網格員的作用,配合抓好宣傳教育、隱患報告、違法行為勸導制止等工作,確保這些小細胞裏也有監督的眼睛。
目前,宜昌市出臺了關於加強基層安全監管力量建設的指導性意見,明確縣市區、鄉鎮基本監管力量和能力建設的要求和標準;黃岡市大力推進化工園區基礎設施、園區應急能力、企業安全性提升、專業技術支撐、實施源頭管控、提升監管能力等六大工程建設;荊州市制定市、縣、鄉鎮三級責任人聯絡機制,建立了市直部門應急處置聯絡機制。(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曾莉 通訊員 趙樹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