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十高鐵棗陽站流淌漢風古韻
原標題:見縫插針“繡花”忙
鬥拱、飛檐、坡屋頂。遠觀棗陽站,漢代冠冕樣式的建築,盡顯千古帝鄉的獨特風格。這是來自山西太原中鐵十七局建設者們的傑作,一群貌似粗獷的北方漢子,將棗陽站建得大氣又不失精細。“這是黻紋、黼紋,那是山紋、龍紋。”項目經理馮毅指著山墻附近的花紋介紹。為了彰顯地方文化特色,體現一站一景,棗陽站在設計上從漢十二紋章中選取4種紋飾,作為主要裝飾圖案。裝飾材料是玻璃與石材交替,突顯古典與現代結合。
掐著秒錶搞建設
8月19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棗陽站前,只見14萬平方米的站前廣場正在封閉施工,只能從一條9米寬的土路繞行。沿途看見旅客提著行李箱進出站臺,翻鬥車吊著鋼筋小心轉運,現場安全員不停指揮疏導。
“棗陽站是拆除舊站房在原址上重建,先修過渡站房,再修新站房。拆舊建新過程中,要求不影響火車站使用。”馮毅説,工程最大的難點是施工作業面窄,施工、火車站運行同步進行,施工干擾多,安全管理難度大。在站前廣場沒有施工時,施工材料可以在外堆放。站前廣場由其他單位組織施工後,材料只能堆放在新修的站房內,作業面更加狹窄。
與跟火車運行搶時間相比,堆放材料的問題就顯得“小兒科”了。在原來的鐵路線區域施工,只能在沒有火車經過的窗口期進行。經過多方協調,施工大多在後半夜,每週4次,每次僅2小時。“以前每天有52對動車經過,加上普速車和貨車,共八九十對。”不僅要避開火車運行時間,土建、鋼結構、裝修、信息、電氣等眾多施工相互制約,需要細心協調組織,見縫插針進行,還要搶在列車進站前10分鐘停工,確保人員安全。“真的是掐著秒錶搞建設。”
舊火車站地下有電纜,要保列車正常運行,大型機械難展拳腳,臨近鐵路線一側只能靠人工如繡花般作業。
小心上臺階,繞過二層的施工地面,記者踏上鋼結構天橋,只見一輛列車剛剛進站,對面幾輛鏟車停工避讓。據介紹,新建的天橋寬8米,長96米,重290噸,2次跨越鐵路線共計25米。為了讓天橋順利跨線,施工人員先焊後頂,連續用3個窗口期才將天橋頂推到位。
每天都是工作日
棗陽站原為僅2300平方米的四等站,因地處鄂豫交界地,交通需求大,上座率高,2018年在施工期間仍發送旅客180萬人,平均每天五六千旅客進出。改建後,新站建築面積增至1.18萬平方米,躍升為二等站,日發送旅客能力大幅提升。
在這裡施工,真正的難點在新站施工、老站運行兩不誤,必須既保工程進度,更保障火車安全運行、旅客安全出行、工程安全進行,因此安全措施繁多,安全員也多。“我們有14名安全防護員經過鐵路部門培訓認證。施工中,一台車一個安全防護員。”
為了搶抓時間,施工方只能全天待在工地。“今天是禮拜幾都不知道,每天都是工作日。”馮毅説,自2017年7年工程動工以來,累計回甘肅天水老家不到10天。“最虧欠的是家人。”項目黨支部書記陳海龍説,工程開工後僅回家9天。自加入中鐵十七局團隊後,他長年漂泊在外,與兒子交流很少,父子顯得生疏。兒子有事,總是先跟媽媽講,讓媽媽代為轉告。如今,兒子也成了鐵建人,在貴州工地,一家三口天各一方。
記者在工地採訪時,項目副經理兼安全總監時磊的愛人小陳,帶著幾歲的女兒從太原趕來“反探親”。原來,為了解決施工人員難與家人團聚的問題,中鐵十七局建立了“反探親”制度,請家屬到工地探親,交通、食宿費用全報銷。小陳是鐵二代,早已習慣了兩地分居。她説:“只有鐵二代,才更懂得、更理解鐵建人,也希望社會上更多人理解鐵路建設者的艱辛與不易。”“從8月開始,經停動車減少20多對,夜間施工期增加到6小時至8小時,為我們在10月20日完工爭取了時間。下一步,我們要搶抓窗口期增多的有利時機,加大組織協調力度,加快推進地面、墻面裝修施工,確保工程如期完工。”臨別時,陳海龍仍然不忘工程進展,托記者代話:“讓湖北父老放心。”(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愛虎 通訊員 徐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