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糧食總産連續6年穩定在500億斤以上
9月5日,湖北省委宣傳部舉行“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系列新聞發佈會,主題為“改革見證農業農村巨變”。湖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70年來全省農業農村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
中國改革開放發端于農村,開啟于農民與土地關係的調整。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北省委、省政府堅持“三農”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動搖,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化。
農業生産能力穩定增強,農産品産量快速增長。2018年,糧食總産達到567.89億斤,連續6年穩定在500億斤以上,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湖北貢獻”。油菜産業成為湖北省“金字”招牌,油菜籽産量長期位居全國第一;淡水産品産量長期位居全國第一,漁業成為湖北省的又一張亮麗名片。
湖北省堅持品質興農、綠色興農,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不斷提高農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2018年,全省優質水稻、小麥種植面積佔比超過77%,“雙低”油菜種植面積佔比超過95%。全省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25萬億元,休閒農業綜合收入達到377.4億元,農産品加工業成為湖北省規模最大、發展最快、就業最多、效益最好和農民獲利最多的産業。
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歷史性跨越,逐步建成了一個防洪、排澇、蓄水、灌溉等完整的農田水利工程體系,農業機械化發展從人扛肩挑牛耕轉變為“機器代人”“機械耕作”,農業信息化從無到有、由弱變強,智慧農業成為新時尚。
隨著農村改革紅利加快釋放,農民分享了更多利益。2018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977.82元,城鄉收入差距不斷下降。(湖北日報記者胡瓊瑤、通訊員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