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武漢打造中國“橋”名片

2019-09-04 09:25:09|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從武漢出發,打造中國“橋”名片

  【編者按】

  地標,不僅是一種物理高度,更是一種精神高度。

  新中國70年,荊楚大地上崛起了一批令國人驕傲的中華新地標: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世界第一大壩——三峽大壩,緩解北方用水難題的世界壯舉——南水北調工程……

  助力經濟,造福民生。這些地標性工程、項目,重構區域甚至全國經濟、地理格局,成為新中國建設和中華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中的一個個物理標誌和精神標記,而為荊楚人民所自豪。

  憶崢嶸歲月,只爭今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兵分多路,採訪這些工程項目的參與者,重溫那段難忘的歷史,回望時代的宏偉巨變,記錄新中國的日新月異。

  今起,推出“中華大地上的荊楚地標”系列報道,獻禮新中國70華誕。

  【地標名片】

  武漢長江大橋

  87歲的劉長元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站在陽臺上凝望車輪滾滾的武漢長江大橋。

  老人一輩子參建了30多座大橋,心中最不捨的還是這座萬里長江第一橋。從中鐵大橋局退休前,劉長元特意買了一套毗鄰長江的房子。

  62年過去了,打通中國南北大通道的“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依然巍然挺立,每天通行火車約300趟、汽車約10萬輛。

  儘管眼下長江上已建起了140余座大橋,但每次走過武漢長江大橋,劉長元由衷地自豪:看,領跑世界的中國橋梁從這裡出發、閃亮的“中國橋”新名片從這裡起步。

  一項技術創新,縮短工期兩年

  找出當年建設的資料圖和老照片,劉長元的思緒一下回到了1955年。“當時,我剛剛大學畢業,分配到鐵道部大橋工程局(中鐵大橋局前身),參與武漢長江大橋橋墩建設。”老人清晰地記得,當時,長江兩岸匯集了來自五湖四海、操著不同口音的數萬名建設者,雖然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勞動強度很大,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因長江上無橋,數千年來中國南北交通在此阻隔。清末起,京漢、粵漢鐵路的火車開到長江邊,不得不停下以輪船擺渡。

  上世紀50年代初期,剛走出戰爭的新中國百廢俱興,迫切需要打通南北運輸大通道,重建中國經濟;武漢三鎮被長江、漢江阻隔,人民出行非常不便,也迫切需要一條過江通道。

  在浩浩長江上建橋,這是亙古未有的壯舉。武漢長江大橋項目,被納入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項目和蘇聯援華156個項目之一。

  經過5年籌備,1955年9月,承擔著國家使命的武漢長江大橋正式開工。大橋設計為8個橋墩,是工程建設最難的部分,劉長元有幸與全國橋梁精英和蘇聯專家一起,共同建設橋墩。

  劉長元回憶,根據初步設計,橋墩建設採用世界橋梁建設慣用的氣壓沉箱基礎,工人要到40米水深的江中作業,每次只能作業15分鐘,不僅工期慢,對人的身體傷害也非常大。後來,在蘇聯專家西林的建議下,改為管柱鑽孔基礎。“這是一項全新的技術,在國際上是最先進的施工方法。”劉長元介紹,其原理是將空心管柱打入河床岩面,鑽孔後注入混凝土,然後在表面上修築承臺及墩身,這樣改水下施工為陸地施工,效率和安全水準大大提升。在蘇聯專家和中國橋梁建設者的共同努力下,原計劃4年零1個月完工的武漢長江大橋,實際僅用2年1個月便建成。

  中鐵大橋局相關人士表示,這種工藝工法被掌握後,很快應用到南京長江大橋等一批橋梁建設上,並且不斷完善、改進、創新,用於建設難度更大的跨江、跨海大橋。

  頻頻刷新紀錄,打造“中國橋”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1957年10月15日,5萬名群眾走上橋頭慶祝武漢長江大橋落成通車。此時,劉長元已被調往潼關建設另一座大橋,一個月後才返回武漢。“走上大橋的那一刻,我的心情無比激動,在橋上走了3個來回。”和無數第一次走上武漢長江大橋的人一樣,自豪地合照留影。即便退休多年,同事、同學聚會時,他總是被“吐槽”:“你小子真走運,一參加工作就參建了武漢長江大橋,撈了一個‘第一’。”

  載著旅客、載著各式貨物商品,列車、汽車日夜不停穿過這座“新中國第一橋”。62年來,武漢長江大橋與後來修建的其他橋梁一起,將祖國大江南北緊緊地“係”在一起,助推著中國的繁榮與發展,成為荊楚大地上當之無愧的一張亮麗名片和中華地標。

  這的確成為劉長元人生最大的驕傲: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為中國橋梁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培育了一批種子人才。改革開放後,跨江、跨海大橋建設如火如荼,難度也遠遠高於武漢長江大橋,各路建橋大軍不斷比拼,追求更多“第一”。

  從南京長江大橋、武漢長江二橋到鄭州黃河公鐵大橋、楊泗港長江大橋……修建武漢長江大橋的中鐵大橋局在祖國的大江大河上建起一座座斜拉橋、懸索橋、拱橋,不斷織密交通路網,造福人民群眾;從東海大橋、杭州灣大橋、青島海灣大橋到港珠澳大橋、平潭大橋,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中鐵大橋局把中國跨海橋梁建設推向了嶄新的高度,其規模之宏大、技術之複雜、設備之新穎、施工之先進,令世界驚嘆。

  60多年來,中鐵大橋局已建成了3000多座大橋,同時在建170多座大橋,不僅數量全球第一,而且橋梁跨度等技術不斷刷新世界紀錄,成為名副其實的建橋國家隊,實現了中國橋梁建設從學習到追趕再到領跑的華麗轉身。

  世界建橋看中國,中國建橋看武漢。

  如今,以中鐵大橋局、中交二航局等企業為主的武漢建橋軍團,不僅修建了中國三分之二以上的大橋,還在孟加拉國、馬爾代夫、坦桑尼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修建了40余座大橋。目前,世界排名前十的跨海橋梁,中國佔6座;世界排名前十的懸索橋,中國佔6座;世界排名前十的斜拉橋,中國佔7座;世界排名前十的拱橋,中國佔7座……

  從武漢出發,“中國橋”已成為中國亮麗的世界新名片。作為新中國的標誌性項目和奮進湖北、崛起中國的重要精神標誌物,武漢長江大橋,它的地位無可替代。(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雷闖 通訊員 張靜 劉佩婭 實習生 陳玨 陳佩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