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燃青年教師”講述“一塊金牌”背後的故事
新進教師代表入職宣誓。記者彭年 攝
2019年9月10日是第三十五個教師節。當天,武漢市教育局舉行優秀教師事跡報告會,會上公佈2019年獲得國家和省、市表彰的180名個人和集體名單(含提名獎),並邀請4位優秀教師代表講述他們的教育故事。
漢陽區西大街小學教師熊菲在報告會上發言。記者彭年 攝
事跡報告會上登臺發言的四位教師,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武漢市解放中學教師吳又存,用“一輩子”準備一節思政課,當好學生的引路人。今年,吳又存獲評了“全國模範教師”、2019武漢市年度教師。熊菲是漢陽區西大街小學的一名數學老師。她出身教師世家,從孩提時代起就憧憬成為一名教師。如今,她踏上教師崗位19年,已成長為一名年輕的“80後”省特級教師,去年入選首屆“最燃青年教師”名單,今年榮獲了“全國優秀教師”稱號。武漢市三店學校教師張春莉從2003年起就研究開發校本剪紙課程,用一把剪刀幫助農村學生“剪”出人生未來。今年7月,來自武鋼三中的袁祉禎同學以滿分的成績摘得2019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為中國隊時隔4年再獲團體總分世界第一發揮重要作用。袁祉禎取得滿分成績的背後,有家長和老師們的默默耕耘奉獻。他的教練、武鋼三中的90後數學教師鄧曉作為今年武漢“最燃青年教師”代表,也登臺講述了“一塊金牌”背後的故事。
武漢市解放中學教師吳又存在報告會上發言。記者彭年 攝
今年,武漢市有960名新入職教師。事跡報告會上,新教師代表在吳又存帶領下宣誓:“我志願成為人民教師,忠誠黨的事業,貫徹黨的方針,履行立德樹人職責。”武漢市教育局負責人表示,在武漢這片教育熱土上,先後涌現出了桂賢娣、楊小玲、禹誠、張龍等一批在全國享有廣泛盛譽的育人楷模,代代薪火相承。他希望,全市教師要鍛造師魂,做好言傳身教;要加強學習,做到技藝精湛;要關愛學生,做到以生為本;要研究創新,做到與時俱進。
武漢市三店學校張春莉在報告會上發言。記者彭年 攝
連結》》》
“題目也越做越多,頭髮越來越少”
90後“最燃青年教師”鄧曉帶出金牌學生
武鋼三中90後教師鄧曉,作為第二屆“最燃青年教師”代表,在事跡報告會上分享“一塊金牌”背後的故事。
武漢市武鋼三中鄧曉在報告會上發言。記者彭年 攝
2014年,鄧曉初到武鋼三中,2016年就接到了數學競賽教學任務,倍感壓力。他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備課,每一堂數學課都提前一個星期備好,每天回家後仍繼續工作。“三年下來,我買的競賽書足有兩人高,題目也越做越多,頭髮卻越來越少”,鄧曉笑著説,他對初等數學的認識卻更加深刻,眼界更開闊,課堂也獲得了學生的認可。
越親師越信道,鄧曉用胸懷擁抱學生,與學生親近、和諧。袁祉禎在國家隊第一階段的選拔考試中就遭遇失利,心情極度失落,鄧曉陪他看籃球比賽,分享學校以往國家隊選手的考試經歷,幫他疏導心理。最後,袁祉禎在最後一天考試中逆風翻盤,成功進入第二階段。
“做好因材施教、搞好特長教育,離不開社會、學校、家庭的理解和支持,也需要我們教師更多的耐心和執著。”鄧曉説,學生的成長令人欣喜,他願意和教師同仁一起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因勢利導地加以發掘,讓他們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為英才教育貢獻全部力量。(長江日報記者 劉嘉 通訊員 鄒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