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城市的氣質要“風雅兼具”——專訪著名作家、湖北省文聯主席劉醒龍

2019-09-20 11:51:24|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程茜

城市的氣質要“風雅兼具”——專訪著名作家、湖北省文聯主席劉醒龍

圖為:劉醒龍激情揮毫:世界愛武漢,我們共精彩。

  隔著窗,夏日的清風鳴蟬,更顯得書房幽靜。

  在著名作家、湖北省文聯主席劉醒龍的這一方小小天地裏,有書,有茶,有文墨。其中,一副自撰俗語對聯很是特別——“長角的都不是食肉動物,開花的成不了棟樑之材。”

  這句話,他在很多場合都提及過,兒子的畢業典禮上、隨筆的散文小集裏。劉醒龍説:“我們這代人,最遠到達了天涯海角,而當代年輕人的理想比火星還遠。去的地方再遠,越要記住生養你們的這片土地。”

  以《挑擔茶葉上北京》獲首屆魯迅文學獎,《天行者》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被稱為“中國文學雙冠王”的他,執筆35年間,代表作還包括《聖天門口》《黃岡秘卷》《蟠虺》等各類長篇小説、中短篇小説、散文百餘篇。

  生於湖北黃州,現居武漢,在劉醒龍筆下,有對故鄉山川田野的無盡眷戀,也有對武漢大江奔流的別樣情感。

  一萬里,上長江

  從《上上長江》,寫武漢城市的浩大與壯闊

  一萬里,上長江。

  2016年,劉醒龍幹了一件“大事”——分4個階段,歷時12個月,走了40多天,從上海崇明九段沙,由東向西,上溯至唐古拉山脈沱沱河。

  每行走一地,回到旅館,他迅速寫下還冒著熱氣的手記,第二天一早就在《楚天都市報》上與讀者見面,這是才情才智與體力精力的雙重考驗。

  2017年,這本被譽為“新長江之歌”的《上上長江》集結出版,在業界引起震動。

  從吳淞口,到可可西裏;從各地博物館,到三峽大壩;從潯陽樓和金山寺,到屈子祠和杜甫墓;從文人山野軼事,到失路英雄悲歌……循著6379公里長江的奔流足跡去拜謁,劉醒龍心中的赤子情懷被一點點喚醒。

  回顧這場行走之中,沿途的山川風景與地理人文,劉醒龍説:“一段段的江流不一樣,一座座的城市也不一樣。”“其中,由於地理位置特性,武漢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浩大與壯闊。”他説,“武漢多一條江,也多一種文化。漢水由北向南匯入長江,造就三鎮鼎立的格局。兩條大江像人生偶遇一樣發生交匯,讓武漢既有漢水的清朗,又有長江的奔放,這種‘大江東去’的氣質,在中國甚至世界城市之中都少有。”

  談及近年來武漢的變化,劉醒龍也沒有離開“江”的話題。他回憶,20多年前初到武漢時,長江二橋正在修建。

  “那時我看了一篇的文章,説按照國際慣例,像武漢這樣的城市必須要有20座以上的過江大橋。”他回憶,當年覺得是“天方夜譚”,但轉眼之間,兩江四岸已經被11座大橋橫跨。

  “城市表像的變化終究會帶來內在的變化。”劉醒龍説,城市的氣質要“風雅”兼具,過去武漢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小市民文化。外地人提及武漢,即想到漢正街、吉慶街,如果用“風雅頌”來比較,作為俗眾的“風”已經足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武漢城市文化有了明顯改變,“雅”的一面也正在慢慢強化與展現。

  以文字,寫時代

  率“文藝鄂軍”,讓基層文學散發光芒熱量

  《上上長江》中,劉醒龍寫江,寫城,寫史,寫今。另外幾部長篇代表作《聖天門口》《黃岡密卷》《天行者》與《蟠虺》中,他則以小人物命運,展現大時代浪潮。

  自2018年當選新一任湖北省文聯主席後,深感肩頭責任重大的他,談及新時期文藝鄂軍如何實現新作為,表示要從基層文聯切入,激發他們的活躍度與創造力,讓這些從泥土裡長出來的文字散發更大的光芒與熱量。“從2018年開始,我走訪了80多個縣市區,與上千名基層文藝工作者面對面交流,發現各地都非常注意打造傳統特色,並在此基礎上做創新展示。”劉醒龍説,“目前來看,較為迫切的是要將地方文藝資源進行符合文藝規律的整合,形成一個合力,擰成一股繩,才更有力度。”

  2018年,他去鄖西、秭歸縣拜訪當地的“騷壇詩社”。這個詩社隱于大山深處,有600多年曆史,像是歷史特意珍藏的一條文學正脈。

  令劉醒龍動容的是,詩社成員全部是當地農民,他們于農閒時候聚在一起,以這些寫于房前屋後的詩詞,以及田間地頭的吟唱,傳達質樸真誠、生生不息的文化創造精神。

  對此,在他看來文學的筋骨也是時代的脊梁。“筆下的許多小人物,放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連一朵浪花都不是。”劉醒龍説,“文學的任務就是記錄這些連浪花都不是的普通人,來印證歷史與時代的偉大變遷。”

  從故土黃州,到江城武漢,近年來劉醒龍筆下有舊人舊事,也有時代新章。作為湖北省博物館的榮譽館員,第一次隔著玻璃看千年楚地的青銅重器“曾侯乙尊盤”,他即被深深吸引住了。隨後,一篇圍繞此創作的《蟠虺》誕生。

  這部作品之中,有知識分子的堅守,有世道人心的掙扎,有慾望良知的爭鬥,最終呼喚的是“信”與“真”。劉醒龍表示,後期還會有更多與武漢相關的文學作品,來創作與呈現。

  以自然,為情結

  與生態共生,是社會發展更為長遠之道

  2019年,劉醒龍新作《劉醒龍文學回憶錄》發佈。

  在這本回顧自己故土、父輩、求學、從文經歷的實錄之中,第二章的名字叫《唯有故鄉才能給我們以未來》,他講述了自己黃州的家、武漢的家。

  兒時田埂邊搖曳的芭茅草、漫天的油菜花,常常出現在他的夢中與筆下。定居武漢後,他也曾洋洋灑灑寫下《東湖賦》:“或稱第一白雲黃鶴散淡,第二枕流珞珈遺范,第三群雄中原問鼎,第四屈原行吟澤畔。如此東湖四絕,天堂也無再三。”

  對鄉野,對自然,劉醒龍有著特別的情結。他説:“城市建設得再大,都會有一個小小的公園,這裡就是城市與自然的一個連接點。”

  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城市文明的進程之中,一些破壞生態的行為,最終也得到了自然的反擊與警告。對此,劉醒龍認為,城市與自然並不應是對立的關係。

  “任何企業,任何行為,和自然都不能形成一種天敵的關係,企業要做自然的朋友。”劉醒龍説,“在自然規律之下,取自然之需,這才是企業的正道。”

  作為在業內率先將“做卓越的綠色企業”寫入公司願景的萬科,成立35年來一直在深入思考企業與自然,建築與生態之間共生的關係。

  無論是建築工業化、綠色建築的技術探索,垃圾分類、環境保護的責任踐行,還是“園建先行”理念的推行落地,亦是通過自身影響撬動多方力量共建行業綠色生態,萬科的綠色足印深深。

  在2019年4月至10月期間舉行的北京世園會上,萬科身影亦有閃現——作為其主導建設與運營的四大核心主場館之一,一座近萬平方米的“植物館”,囊括從棕櫚樹林,到蕨類苔蘚,近千種、逾2萬餘株植物,展示的正是自然界中最原始強勁、令人敬畏的“生命力量”。

  這種震撼觀感,劉醒龍在甘肅平涼一處山坳,仰視一棵生長了3200餘年的國槐時也有過。他在《樹大山河遠》之中這樣寫道:

  “僅就生命力來説,這個世界上,走得最遠的不是兩條腿的人類,也不是四條腿的動物,更不是長著成百上千條腿和索性一條腿也沒有的爬行長蟲類,甚至都不是長著輕盈翅膀滿天翱翔的飛鳥,而是狂風暴雨、山呼海嘯也卷不走的那棵樹。”

  文字與自然,總能激起人們共通的情感。一撇一捺的文字寫就的是人們的精神家園,而一草一木的自然,則保衛的是人們的永久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