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逐“芯”“創新高地”看武漢光谷
9月26日,武漢市“禮讚新中國,喜迎軍運會”城市系列新聞發佈會第十場披露,2019年1-8月份,“中國光谷”——武漢東湖高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8%,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5.1%,工業投資增長44.5%,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15%以上;目前有科技企業8萬多家,高新技術企業2328家,佔全市60%以上,每個工作日新設企業100家左右、新增市場主體140家左右,在省市高品質發展中的首位度不斷提升。
31年來,光谷秉承“發展高科技,實現産業化”的初心和使命,實現從“武漢地圖外的2釐米地方”到知名“創新高地”的蛻變。
東湖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光谷創新發展聚焦一束“光”、一顆“芯”、一張“網”、一條“路”、一座“島”。
一束“光”,引領光谷新興産業發展。光谷從光電子信息産業獨佔鰲頭,到生物醫藥、節能環保、高端裝備製造、現代服務業五大産業齊頭並進。“芯-屏-端-網”萬億級産業集群加速崛起:聚集長江存儲、武漢新芯等百餘家晶片企業;華星光電T4、武漢天馬G6等項目加快建設;武漢華為、武漢聯想等智慧終端企業加快發展;培育互聯網+企業2000多家,聚集了小米科技、科大訊飛等70多家互聯網企業第二總部。生物産業加快壯大,光谷生物城綜合實力穩居全國第三。
一顆“芯”,書寫光谷科技攻關之路。十幾年前,光谷積極佈局積體電路産業,近年又建設總投資300億美元的國家記憶體基地,長江存儲成功研發出國內第一代32層三維快閃記憶體晶片並量産,首款自主研發的64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實現量産。光谷建設了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國家記憶體産業創新中心等35家國家級企業主體研發平臺。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包括首個全流程5G智慧製造生産線、9納米光刻實驗樣機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
一張“網”,匯聚光谷改革新動力。近年來,光谷大力推進政務服務“一張網”建設,把服務之“網”延伸到企業門口。目前,東湖高新區企業總數達8萬多家,其中,瞪羚企業約400家,獨角獸企業6家,上市公司總數達到43家。光谷連續十年實施“光谷3551人才計劃”,大力引進頂尖人才,目前聚集58名院士,500多位國內外知名專家,5000多個海內外人才團隊。
一條“路”,見證光谷創新空間全面拓展。關山大道曾是荒蕪的泥濘小路,如今已成千億級創新大道,沿線區域企業數量達2萬多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近400家,總資産達5000多億元。未來,光谷將打造三條千億級大道:將光谷五路—花山大道沿線打造成集科技創新、科技金融、總部辦公功能于一體的光谷第五大道;將左嶺大道沿線打造成以半導體産業為主導、集聚高端生産要素的光谷創新生力軍、世界知名的智造高地;將高新大道打造成為光谷科創大走廊核心區的中軸線。
一座“島”,開啟光谷未來自主創新新征程。光谷正按照省市“一芯驅動”發展佈局,以建設光谷科學島為新起點,加快建設光谷科創大走廊核心區。將通過三年努力,力爭光谷科技研發投入強度超過10%,萬人擁有發明專利超過200件,掌握更多“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建設國際化“創新光谷”。(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黃磊 通訊員 周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