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個工廠來養魚 武漢已有3家“養魚工廠”
養魚不用挖池塘,蓋個工廠就可以。
近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武漢市東西湖區群力大隊,見到一個“養魚工廠”,工廠裏建了十幾個大型水泥池子,最大的一個池子佔地144平方米、深2米,站在高處,只見池底密密麻麻的魚,快活地游來游去。
這個“養魚工廠”由武漢漁水情生態漁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興建,公司總經理李允告訴記者,最大的那個池子養了近3萬斤黃顙魚和銀鱈魚。傳統養魚模式平均每立方米水體養一斤多魚,而他們工廠化循環水養殖一個立方米可以達到100斤魚。
常言道:養魚先養水,決定魚産量和品質的關鍵因素是水質。
記者看到,水池裏不斷有水流入。李允介紹,這些水都是循環使用,秘密就在池底。由於魚兒在生長過程中會産生糞便等垃圾,再加上餌料的污染,要保持水體潔凈,水池下方,需要不斷將污水和魚兒的排泄物經池底管道抽出,這些是製作生物有機肥的好原料。
整個循環水系統包括沙濾罐、沼澤池和蛋白分離器、大池塘和紫外線消毒器。含有魚兒糞便的廢水通過水池下面的管道進入沙濾罐進行雜質過濾,過濾後的水進入沼澤池,池中有益的生物菌可以幫助分解水中的亞硝酸鹽、氨、氮等有害物質,然後再經過蛋白分離器,分解掉剩餘的糞便、殘餌和纖維素。最後,處理乾淨的水才流入外面的大池塘中,大塘裏養了一些花白鰱,也種了一部分水草,可以進一步凈化水質,大塘裏的水經過紫外線消毒器殺毒後再返流回養魚池中。“循環水養殖具有幾個特點:一是有規模效應,二是魚的存活率和品質可控,三是魚的生長週期縮短。”湖北省水産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傑認為,循環水養殖代表了今後魚類養殖的一個方向,國外比較多見,我國廣東、江蘇等地也開始流行。“循環水養殖相對而言門檻較高,前期投資很大。”李允坦言,公司前期投入已有500多萬元。
據介紹,工廠化養殖最怕停電,因為需要24小時不停增氧、抽水、收集糞便,還要監測投食量。一旦停電,就得用上大功率柴油發電機,成本更高。
傳統養殖模式裏,魚可以吃浮游生物加上部分投料,而循環水養殖全靠投放高蛋白、高品質的飼料,單條魚的養殖成本高於傳統養殖。不過李允認為,養殖高附加值的魚,一旦魚的産量提高,利潤也就上去了。目前公司主要養殖黃顙魚、鱖魚、銀鱈魚、甲魚等高品質的魚類,“拿鱖魚來説,一年産量30萬斤,一斤純利潤7元至8元,年收益可達200多萬元。”
湖北省水産局相關專家稱,工廠化養魚前期投入高,産量大,但千萬不要以為就一定能賺大錢,最終還是市場説了算。以鱸魚為例,成熟期大概需要4個月至5個月,如果剛好上市期價格出現大幅下滑,賣魚不賺錢,魚不賣等漲價則需要每天喂食,增加成本。今年8、9月份以來,適逢鱸魚價格大漲,養殖戶們賺得盆滿缽滿。
據悉,工廠化養魚兼顧了生態與高産,逐漸受資本的青睞。目前,僅武漢已有3家這樣的“工廠”。(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