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錶”進田 水網湖區灌溉用水也限量
圖為:灌渠中的流量計。
編者按
湖北水資源總量豐富,但時空分佈不均。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保障需求越來越高,供水矛盾日漸突出。湖北省2008年開始試點農業水價綜合改革,2016年出臺了《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在全省17個市州部分縣市區推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用水定額管理,健全農業水價形成機制,提高農業用水效率。
3年來,改革成效如何?10月中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奔赴潛江、仙桃、襄陽引丹灌區等地,深入田間地頭實地探訪。
千湖之省的湖北,哪些地方水較多?
位於江漢平原腹地的潛江市應為其一。這裡河渠縱橫,湖塘密布,各類干支渠上千條,興隆灌區、澤口灌區、幹南灌區等大中灌區覆蓋全市,是全省有名的水網湖區。
然而,這裡的農業灌溉用水也限量。2017年,潛江市試點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對灌溉用水實施總量控制。10月18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潛江市高石碑鎮、漁洋鎮看到,灌渠、抽水泵站計量設施都已安裝到位,適時計量用水量。
蝦稻發展迅速 豐水地區節水意義凸顯
平原水網湖區為何要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廣農業節水?
潛江市水利和湖泊局幹部介紹,近年來,潛江種植結構調整明顯,由過去單一糧食作物種植向效益較好的經濟作物轉變,特別是蝦稻共作生態種養模式快速發展,使潛江農業用水量明顯增加,節水重要性日益顯現。
資料顯示,2018年潛江市蝦稻共作面積75萬畝,蝦稻綜合産值達320億元,畝均利潤可達5000元以上。為進一步促進鄉村振興,2018年湖北省出臺了蝦稻共作稻漁種養三年行動方案,按計劃,到2020年全省蝦稻共作稻漁種養面積將達到700萬畝,潛江作為蝦稻種養重點區域,蝦稻共作面積還將進一步擴大。
蝦稻共作畝均用水量較大,畝均凈灌溉定額為957立方米,約為普通稻田的3倍。按目前畝均用水量,隨著蝦稻産業的發展,潛江農業用水量也會繼續增加,並對當地農業用水和農業發展帶來考驗。
潛江市降水雖然充沛,但季節變化大,時空分佈不均,乾旱時有發生。高石碑鎮農水站站長黃祥呈介紹,2019年出梅後,潛江持續高溫少雨,部分地區出現乾旱,位於興隆總幹渠渠尾的漁洋鎮、龍灣鎮、總口管理區就存在取不到水的現象。為此,潛江加大農業節水投入,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利用價格杠桿調節農業用水量。
田間有了“水錶”用水實施總量控制
2017年7月,潛江市開始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成立了領導小組,並印發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明確從2017年到2022年,分3個階段推進改革,加快末端渠道建設,在渠係加裝供水計量設施,計量各鄉鎮、村組的用水量;以市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為基礎,綜合用水定額、灌溉面積、水文數據、種植結構等因素,確定鄉鎮村組的用水總量控制指標。
10月18日,在潛江市興隆灌區興西一渠,一米多高的太陽能流量計安裝在渠中。潛江市水利和湖泊局農水科科長熊清華介紹,興西一渠全長12.3公里,從興隆總幹渠取水,流量計根據水位、流量以及閘門高低來計算支渠取水量。
經過兩年的試點推廣,潛江市在重點灌溉干支渠上安裝了19處流量計,覆蓋15萬畝農田。水利部門將根據各支渠近兩年的用水量,確定用水定額,目前這項工作正在進行中。
除了支渠,在田間也安裝水錶。2018年,潛江在高石碑鎮大嶺村、小嶺村、伍場村和漁淌村,同步推進高效節水灌溉和農業水價改革,新建抽水泵站40台,鋪設PE管道到農戶田間,並安裝水錶。在小嶺村鐘長渠邊,記者看到,一排抽水泵站整齊排列,每塊田中間都裝有水閥,打開水閥就可灌溉。“每塊田裝一個水錶,用多少水就抽多少水,和傳統的輸水槽相比,既節水又不佔用農田。”黃祥呈説。
熊清華表示,計量設施到位後,將開始確定用水定額,對各村組用水量進行總量控制。雖然總量控制還沒開始,但經過宣傳,村民節水意識已開始慢慢轉變。“以前放水圖省事兒,總是大水漫灌,現在村民灌溉開始朝‘薄淺濕曬’轉變。”伍場村村支部書記杜成永説。(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祝華 通訊員 李蘇犁 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