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硒茶”掛牌出山
恩施玉露發源地,恩施市芭蕉鄉富硒茶園一景。(視界網 伍功勳 攝)
“我們何時可使用公共商標? ”“LOGO怎樣獲得授權?”“下一步品牌推廣有啥計劃?”
11月中旬,問詢電話熱得發燙,恩施州茶協人流穿梭。恩施硒茶作為該州茶葉州域公用商標正式獲得國家知識産權局批復後,引來數百家茶企關注。
“有了統一身份證,恩施茶企終於可以抱團出山了。”分管茶業的副州長夏錫璠眼中充滿期待。
千艘小舢板難抵風浪
“一流的品質,二流的加工,三流的包裝,不入流的品牌。”這是一位市場專家對恩施茶實地調研後得出的結論。
前些年,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一位企業家要給朋友送禮,買的是恩施茶葉,用的卻是外省名茶的包裝。“茶葉品質絕對優良,可品牌知名度太低,拿不出手。”這位企業家滿臉無奈。
在恩施,“家家做茶,遍地開花”。談數量,大小茶企千余家,散落在群山各個角落;談品牌,數百個,從縣市到鄉鎮,都有自家品牌。論品種,恩施有綠茶、紅茶、白茶、藤茶、烏龍茶…… 一應俱全。
“一個大展廳,百餘個花花綠綠的品牌,擺得眼花繚亂,可消費者哪記得住。”湖北民族大學茶學院院長何潔這幾年參加的茶博會不少,每次為恩施茶做推廣總會遇到相似尷尬。各家茶企各自為戰,精力、時間、推廣費沒少花,大部分卻打了水漂。
“龍頭茶企年銷額額最多也僅徘徊億元左右,亟需抱團整合。”州茶業協會會長蘇方俊介紹,截至目前,恩施州茶葉面積已發展到160萬畝,佔全省1/3。但大部分都做原料茶貼牌,年産值不及西湖龍井、安溪鐵觀音一個零頭。
同樣種茶,有名牌加持的浙江、福建茶園畝産能達數萬元,而恩施茶農一年到頭辛苦,畝平純收入約3000元,還經常遭遇賣難困境。
提升附加值,讓茶葉變金葉。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作為全州最大的支柱農業,恩施茶業亟需依託強大品牌支撐,迅速變強變壯。
十年磨一劍終成正果
“擦亮恩施茶,須整合品牌,用統一的身份向外集中推介。”州茶辦負責人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2010年開始,州政府就開始啟動公共商標的整合行動。
恩施玉露名氣相對較大,州茶辦提出以此作為全州統一公共商標來申報。不料,提議遭遇強烈反對。各個縣市的代表認為玉露是一種工藝,主要存在恩施市,和本縣茶品存在較大差異,當地茶企心理上也難以認同。
“3年不生産,市場也不缺供給。”蘇方俊介紹。隨著全國茶産業進入存量競爭時代,頭部效應日臻明顯。
“品牌引領,抱團發展”呼聲緊迫,州政府向全社會公開徵集方案。硒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恩施作為世界硒都舉世公認,且8個縣市絕大部分土壤中都富含硒。經多方討論,“恩施硒茶”作為統一名稱申請公共商標方案獲高票通過,大家贊同以這個整體名片共同推廣對外形象。
2013年,恩施州向國家商標局遞交書面申請,卻很快被駁回。理由有二。一是恩施市茶協已註冊“恩施市富硒茶”商標,恩施硒茶與此相似度太高,造成侵權。二是“硒”字眼由於被市場大量濫用,原則上已停止使用涉硒商標。
被澆了一頭冷水後,申報人員不氣餒,想方設法補短板。經協商,由恩施市茶協對商標重新註冊,市茶協擁有商標所有權,州茶協則獲得使用權和管理權。對於硒字眼的爭議,恩施州出具大量科研原始材料,證明世界硒都的地位。經專題彙報反復爭取,原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最終破例同意恩施硒茶公共商標登記註冊。
“十年艱辛,更像是一個磨礪和考驗。”參加申報的工作人員回憶,光北京就跑了數十趟,厚厚申報資料堆得像座小山,其間主管領導都換了幾茬,連國家審核機構都已更名。
爭當鄂茶領頭羊
“造型超優美。”11月10日,記者在州農業農村局見到恩施硒茶地理商標的LOGO圖案:幾條飄逸弧線勾勒出飽滿圓潤的茶葉線條,ES字母既象徵恩施,又是硒元素的英文縮寫,設計風格清新淡雅,仿佛茶香撲面而來。
“聽聞商標批復的消息,前來諮詢的茶企踏破門檻。”州農業農村局局長汪雲告訴記者。“蘿蔔快了更要洗泥。”借此契機,恩施州苦練內功,以全域綠色為基,全面提升基地、種植、管控、加工、包裝、可追溯等內涵,使用恩施硒茶公共商標的企業須遵守一整套嚴格的茶葉管控綠色標準。
一輪宣傳熱潮迅速掀起。9月,恩施硒茶首次作為一個整體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打開電視,央視一套、十三套《新聞30分》節目,恩施硒茶的插播廣告已隆重登場。在北京西站、武漢天河機場、楚河漢街,恩施硒茶的巨幅畫面吸引遊人關注。剛剛舉行的上海、武漢、杭州茶葉博覽會上,恩施硒茶已作為公共品牌亮相,採取統一標識包裝展廳。
當下,一些恩施茶的子品牌也已初具名氣,恩施硒茶將採取“母子商標,雙牌經營”的原則,兼顧集中與靈活,旗下“利川紅、恩施玉露”等將在恩施硒茶的大旗下整合資源,抱團出山,爭當鄂茶領頭羊。(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