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推進主題教育:讓群眾感受到新氣象新變化
原標題:讓群眾感受到新氣象新變化——全省以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推動主題教育取得紮實成效
在第一批主題教育開展“回頭看”、第二批主題教育清底見效的關鍵階段,主題教育如何再推進,才能確保實現預期目標,取得紮實成效?
11月27日、28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全省第二批主題教育工作座談會及第一批主題教育單位鞏固深化成果工作座談會先後在漢召開。
與會各地各單位負責人一致表示,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以全會精神指導做好主題教育各項工作,讓群眾感受到新氣象新變化。
真學真信,理論滋養初心
信仰、理想、信念,是共産黨人精神之“鈣”。
“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主題教育中,各地各單位採取多種形式,掀起四中全會精神學習熱潮,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真學真信,補“鈣”強體。
以上率下帶頭學——
武漢市第一時間召開學習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市級幹部大會和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報告會,15名市領導組建市級理論宣講團,在全市進行全覆蓋宣講;
湖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會議深入學習,交流學習體會,研究制定《關於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實施方案》。
全員覆蓋廣泛學——
襄陽市組建125個巡迴宣講團,深入基層開展理論宣講4300余場次,讓黨的創新理論家喻戶曉;
湖北省發改委集中3天時間組織全委幹部開展四中全會精神培訓,推動學習入腦入心。
創新形式深入學——
宜昌廣泛推行機關“夜學夜議”、企事業單位“班前10分鐘”,化解工學矛盾;靈活運用“黨員公約”“一小時活動圈”“送學上門、送學上網”等方式,解決老黨員、流動黨員參學難問題;
湖北省交投集團47個高速公路收費站所黨支部利用學習強國、微信群等平臺,舉辦空中大講堂,推動學習再深入,境界再提高。
深學細悟、常學常新,各地各單位把深入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貫穿于主題教育中,持續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
動真碰硬,整改取信於民
群眾意見是整治問題的風向標,也是解決問題的推動力。
踐行群眾路線,開門聽意見,動真碰硬改,已成為我省主題教育的生動實踐。
深入調研找問題——
咸寧市黨員幹部聚焦“四個對照”,通過上門走訪、邀請座談、媒體留言、熱線反饋等方式,結合黨群聯繫日、村灣夜話等活動,廣泛徵求意見,梳理形成檢視問題清單,真刀真槍解決問題;
荊州市堅持邊調研、邊檢視、邊整改,組織領導幹部深入企業、農村開展不擔當、不作為調研督辦,解決企業生産經營問題54個。
立行立改解民憂——
湖北省衛健委通過鄉鎮衛生院開展巡迴醫療、鄉鎮醫務人員下派、鄰村村醫代管等方式,應急解決了全省209個村衛生室村醫臨時性短缺、“有室無醫”問題;
湖北省生態環境廳開展集中攻堅行動,武漢市洪山區花山街道堆放建築垃圾等多個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得到解決。
刀刃向內促發展——
黃岡市聚焦三大攻堅戰、産業轉型升級、保障和改善民生、優化營商環境等9個方面的問題,通過實地調研、現場辦公、“解剖麻雀”,推動解決一系列發展難題。(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小萍 通訊員 林健夫)
湖北省經信廳以改革創新精神,建立重點地區重點企業調度分析、預警幫扶機制。1至10月,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高出全國2.4個百分點。
落細落實、見底見效,各地各單位持續抓好整改落實和專項整治,急難愁盼問題一個個解決,群眾滿意率節節攀升。
建章立制,鞏固深化成果
制度是國家之基、社會之規、治理之據。
四中全會《決定》提出,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
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探索建立管根本、利長遠、重實效的長效機制,不斷鞏固和深化主題教育成果,才能推動黨員幹部永葆初心、勇擔使命。
構建常態長效機制——
武漢科技大學總結經驗做法,以制度固化成果,修訂了《武漢科技大學“第二課堂學分”評定和管理辦法》,出臺了《武漢科技大學內部控制規範(試行)》等系列規章制度,增強治理之效;
長江大學提出“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負責”,新制定了《長江大學深化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意見》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為推進學校“雙一流”建設奠定了堅實制度基礎。
強化制度執行——
湖北省教育廳理順全省128所高校黨組織隸屬關係,解決“都管都沒管到位”問題,推動高校進一步修訂完善黨委全委會、常委會和校長辦公室等議事決策制度;
湖北省長投集團構建“源頭上總領、過程上把握、作用上彰顯”的黨建制度體系,對包括混合所有制企業在內的90多家分、子企業全部完成“建黨入章”,實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
從嚴督促指導——
湖北省委第七巡迴指導組22次到恩施州、孝感市現場檢查整改整治情況,督促其認真總結主題教育行之有效、務實管用的經驗,把“當下改”與“長久立”結合起來,構建常態長效機制;
湖北省委第十巡迴指導組督促各高校認真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圍繞建立現代大學制度、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找差距、抓落實,推動學習貫徹走深走實。
總結經驗做法、健全完善制度,各地各單位充分發揮制度的規範和引領作用,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形成常態、確保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