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湖北省“工友杯”職工創業創新大賽
原標題:培育産業發展生力軍——聚焦省“工友杯”職工創業創新大賽
2萬餘名職工參與,6500多個項目角逐,撬動投融資過億元。
這是湖北省“工友杯”職工創業創新大賽創辦兩年來的成績,也是工會組織團結動員職工群眾助力湖北高品質發展的縮影。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湖北省總工會以賽為媒,把更多職工吸引到新時代創新創業的大潮中,彰顯新時代工會的“孵化力”。
“創”出新動能,就業倍增效益顯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
作為“工字號”創業創新大賽,大賽參賽對象指向明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離崗職工,進入勞動力市場的企業失業人員,困難職工家庭大學生子女,失地和返鄉農民工等弱勢群體。
相比首屆大賽,2019年剛剛閉幕的第二屆“工友杯”職工創業創新大賽,將“帶動批量就業規模及扶貧能力大小”確定為進入決賽的重要評判標準。
創業帶動就業,創新助力強省。圍繞目標,全省各級工會廣泛動員職工,10個賽區共徵集3500多個創業創新項目。
“先培育後評審,讓創業者茁壯而出。”湖北省總工會職工科技文化中心主任張江倫介紹,自2019年5月啟動以來,共組織200多位專家導師,開展100多場專題輔導和培訓,為職工創業項目儘早成功孵化、走向市場,提供一系列保姆式服務。
實打實的服務,點燃職工幹事創業激情。一批市場潛力好、拉動就業效果明顯的高品質項目涌現——
寶武集團用606畝閒置廠區打造大數據産業園的項目,經創業專家多次輔導服務,比賽未結束便獲得投資人青睞,擬引進小米産業鏈企業和多家知名軟體公司入園;
城市女白領黃艷萍返鄉創業,創辦荊門市林牧源花椒種植供銷專業合作社,帶動2000多農戶種植花椒逾萬畝,累計可帶動數十萬人家門口就業;
“房縣智慧鄉村電商示範”項目創始人文龍香,通過基層電商服務站點為村優秀農特産品打開銷路,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一場大賽,鍛造出一支支職工“雙創”生力軍。
從農村脫貧攻堅到美麗鄉村建設,從電子商務到生活服務,“職工雙創”活力釋放,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益不斷顯現,大賽逐漸成為帶動就業的新引擎。
發明創造點亮創新之光,助力高品質發展
全球領先的開關磁阻動力系統、無線電FBAR射頻濾波器、用於治療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心房分流植入器械……
這些“高精尖”創新參賽項目,多數是從工會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職工合理化建議中産生。
這些項目在大賽中脫穎而出,點燃創新之光——
武鋼有限技術中心,利用武鋼廠內的冶金固廢為原料,製備出可商用的列印用金屬材料,不但為冶金固廢再利用開創新路,也為減少碳排放提供了新思路,助力鋼鐵行業低能耗、高環保、綠色化發展;
國電青山熱電有限公司,研發水冷壁清洗檢測機器人可替代人工,實現遠程操控機器人行走,既防治鍋爐的高溫腐蝕,也保證了工作人員的安全;
中建三局二公司,基於BIM的智慧建築運維監管平臺,大大提高設施運維管理效率。
一個個“金點子”,為企業高品質發展燃起新動能。
打造“項目相親會”,撬動投融資過億元
邊比賽、邊促成果轉化、邊促項目落地生根,是大賽的顯著特徵。
大賽後,湖北省總工會相繼舉辦生態農業、智慧製造、生物醫療及大健康和現代服務業4個專場成果對接活動,現場簽訂投融資協議、供銷訂單和技術合作協議等,金額超過1.5億元。
“工會平臺幫我們找資金找銷路,提供全程輔導,這是我2019年再次追隨而來的原因。”兩度參賽選手、“紅安苕”項目負責人周德順説,去年他參加了首屆“工友杯”後,知名度大增,收穫投資762萬元。2019年他聯合省農業科學技術研究院簽訂120萬元産學研協議,讓“紅安苕”附加值更高。
“首屆大賽是我們去找投資機構,現在是投資機構紛至遝來。”張江倫説,第二屆大賽中,百餘家投資機構爭相上門洽談。
“參賽項目立足於解決社會痛點,普惠性顯著。這不僅僅是比賽,更是一個孵化、轉化的平臺。”首屆大賽評委之一、中科招商副總裁、雲投匯創始人董剛説。
“竭誠服務職工,最大限度為有創新創業意願的職工搭臺、賦能。”湖北省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説,將打造永不落幕的“工友杯”,厚植創新創業沃土,培育出一批産業發展的生力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婷 通訊員 潘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