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模式 湖北體育産業引擎加速
開欄語
2018年舉行的湖北“體育+”招商投資洽談會成功簽約61個項目,簽約金額逾386億元;一年多以來,體育製造業、冰雪産業、航空産業、體育特色小鎮等項目已陸續上馬。在擴大湖北體育産業外延的同時,湖北省又進一步探索出新的空間,為推動體育産業發展增添了新動能。今起,本報推出“聚焦體育+投洽會重點項目”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當今社會快速發展,隨著人們對體育需求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擴大,新業態層出不窮、結構持續優化加速的體育産業已佔據了國民經濟新支柱産業中的重要位置。坐擁豐富山水資源的湖北體育産業,借助“體育+”投洽會平臺,正在全面佈局,優化結構,不斷探索、完善産業發展新模式。
“湖北製造”持續壯大
體育消費的升級,帶來的是觀念的改變、參與人數的增多、消費內容的多樣化,最終形成了龐大的體育市場,體育産業的發展空間也更加廣闊。其中,體育場地設施製造業無疑是重要助推器,而隨著石首華中體育産業園的“出現”,標誌著湖北體育産業佔比最大的體育製造業形成聚集效應。
經核算,2016年和2017年體育用品及相關産品製造業總産出在湖北省體育産業11個大類中佔比均列首位。2018年,石首華中體育産業園作為“體育+”投洽會的推薦項目,吸引了廣東、新疆等多家體育場地製造業工廠加盟。通過簽約,綠城體育、保馬體育、晟弘新材料、格林斯柏、盟多體育等企業的廠房在産業園內拔地而起。在園內轉一圈,便可購買到一座功能齊全體育場所需的全部設施。以生産人工草皮和懸浮地板為主打産品的湖北綠城體育産業集團,在一期工廠投産後,訂單源源不斷。該集團董事長成冬來表示:“目前二期工廠正在建設中,明年投産後年産值有望突破10億元。”
“通過舉行湖北‘體育+’招商投資洽談會,形成‘謀劃洽談一批、簽約落戶一批、開工建設一批、建成投産一批’的梯次産業項目格局。有了基礎,才能尋求更好的發展。”湖北省體育産業發展中心主任陳建國表示。
“全産業鏈”精彩並進
聚木成林的過程,也讓湖北冰雪産業在華中地區綻放光芒。湖北地區滑雪場現已達18家,12月7日,湖北省內首批滑雪場開門迎客,湖北正式進入2019年滑雪季。作為投洽會簽約項目,宜昌五峰國際滑雪場和即將開業的恩施綠蔥坡滑雪場已加入我省滑雪場地矩陣。五峰國際滑雪場現有1條中級道、3條初級道、2條練習道,以及1.2萬平方米戲雪樂園區,總經理王紅剛介紹,2018年雪場首度亮相營業額便超過1000萬,“如今湖北人對冬季滑雪已習以為常。來鄂滑雪、玩雪也成為華中乃至華南地區遊客冬季出遊的主要目的地。”
借助投洽會,湖北體育産業以“體育+”的形式與製造業、旅遊業、航空業、教育、休閒娛樂等領域深度融合、深耕市場。賽事産業繼續發揮引領作用——武漢馬拉松、武漢水上馬拉松、武漢國際賽馬節、世界飛行者大會、中國汽摩運動大會“五馬奔騰”貫穿全年,跑遍荊楚的馬拉松賽事為各地帶來持續影響力和經濟效應,武漢網球公開賽、羽毛球亞錦賽等頂尖賽事紮根武漢,承辦男籃世界盃、世界軍運會等國際大賽為城市帶來巨大改變和無限商機。用高端賽事滿足消費群體的觀賽需求,而航空産業、體育旅遊、戶外賽事則讓更多人有了從零到一的體驗,體育特色小鎮則讓人們的休閒娛樂又多了新領域。全産業鏈齊頭並進讓湖北體育産業呈現蒸蒸日上的良好態勢。
武漢體育學院教授徐茂衛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湖北有地域、資源、環境等優勢,人文歷史厚重,盤活資源,將效用轉換為産品和服務,再有政策支撐作為堅實後盾,營造出良好營商環境,體育産業大有可為。”(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馬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