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十堰鄖西1500名樓棟長守護1116個易遷安置點

2020-01-17 11:40:47|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1500名樓棟長守護1116個易遷安置點——鄖西探索“五治融合”基層治理新架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院場會已成為鄖西鄉村村民自治的重要載體(視界網 楊洪霞 攝)

  “建香菇大棚139個,105萬元;危房改造12戶,12萬元…

  …”近日,十堰市鄖西縣馬安鎮徐家灣村公示2019年村財務收支明細。

  來回看了半小時,章榮周注意到一個細節:“便民服務大廳那臺印表機是啥時候買的?怎麼沒寫在公示欄裏?”

  村黨支部書記夏陽平解釋:“印表機是對口幫扶單位捐贈的,村裏沒花錢。”

  老章“找茬兒”,是職責所繫——他是徐家灣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鄉親們信任我才選我,我該問就問、該説就説。”

  近年來,鄖西積極深化鄉村自治實踐,以村規民約定規矩,以院場會作平臺,以樓棟長和村務監督委員會為著力點,基層群眾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決策的氛圍日益濃厚。

  村規民約:自己給自己定規矩

  2019年12月,店子鎮七里溝村召開群眾大會,將“紅白喜事反鋪張浪費”“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等內容寫進村規民約。

  這個村許多村民外出打工,回村喜歡講排場,講究“客越多越神氣、菜越好越闊氣、鞭越響越喜氣”。“馬上過年了,給大夥打個‘預防針’。”村黨支部書記王義山介紹,新修訂的村規民約統一全村辦紅白事標準:每桌8個菜,酒每瓶25元以下,煙每盒不超過5元,“一定要把風氣扭轉過來。”

  翻開七里溝村的村規民約,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發現,內容十分豐富,除社會治安、土地管理、安全生産、森林防護等法律法規外,還涉及秸稈禁燒、環衛保潔、文明戶評選、塘堰管理等事宜,共20多個大項、100多個小項,落款處是全村村民的簽名、紅印章。

  “村規民約就是鄉村‘小憲法’,村民共同認可、共同遵循。”鄖西縣委副書記湯宏介紹,該縣286個村都有村規民約,各村廣泛徵集群眾意見建議,由村委會匯總提煉,在黨員群眾大會上民主評議,最終報鄉鎮政府審核批准後執行,“易記、易懂、易行,結合實際,不定時增刪、完善。”

  各村還由村委會和村務監督委員會共同組成規約執行小分隊,讓群眾知約、守約、敬約,確保村規民約落到實處、起到實效。

  院場會:“連心橋”上議出群眾智慧

  一個火盆,十幾把椅子,村民、村幹部、扶貧工作隊隊員圍坐一圈,商量“家務事”——1月13日,香口鄉李師關村泰山廟安置點又開院場會了。

  安置點樓棟長劉立祥發言:“雜物間不夠用,能不能再加幾間?”五保戶吳明坤提出另一問題:“洗衣服不方便,能不能建個公共洗衣池?”

  村黨支部書記吳德寶想了一會,答道:“照理説,都該建,可村裏預算不夠。”

  會場一時沉默,貧困戶張華香突然出聲:“雜物間面積其實是夠的,大家好好規劃下,合理利用空間,省下的錢修個洗衣池,再安幾根晾衣桿,問題不都解決了嗎?”

  鄖西地處大山,有些行政村由多個村合併而成,村民分佈零散,召開一次群眾大會不容易。院場會以村民小組為單位,規模小,安排靈活,村幹部講政策、答疑解惑,村民提訴求,大家一起探尋解決之道。“村民經常提一些金點子,可解決不少問題。”駐村幹部劉珍偉説。

  “通過拉家常方式,面對面交流,比開大會效果好。”湯宏介紹,全縣各村每月開院場會七八場,既解決群眾實際問題,又在幹群間架起一座“連心橋”。

  樓棟長:解開百姓難題

  上午,一號樓電燈壞了,找人來修理;中午,有位老人不小心被反鎖在家,找他兒子回來開門;下午,一位大姐在扶貧作坊加班,幫她接孫子……自從當上樓棟長,59歲的王少財就成了大忙人,老伴偶爾抱怨,“一叫就跑,家都不顧了”。

  關防鄉沙溝村的易遷點有60多戶人家,來自3個村民小組,設置4名樓棟長,王少財是其中之一。起初,他不知道這樓棟長是幹啥的。有一次,聽鄰居念叨安置點晾衣架太少。王少財反映到村委會,第二天,村裏就來加裝了5個。這一下,“王樓棟長”名聲大噪,左鄰右舍有困難,都來找他。

  “易遷戶以前都住在山裏,剛住上樓房,多虧有老王這樣的明白人幫忙管理。”村黨支部書記盧從信説,剛搬來時,有老鄉在家裏烤火,白墻都給熏黑了,有的在樓道裏堆柴火,經過幾位樓棟長的説服和監督,這些現象都沒有了。

  鄖西縣是易遷扶貧大縣,有易遷戶26088戶70928人,全縣建成易遷安置點1116個,配備樓棟長1500多名,主要任務是“六小”:化解小矛盾、整治小環境、治理小隱患、開展小互助、收集小信息、糾正小習慣。“易遷戶穩得住,樓棟長髮揮了大作用。”縣政法委書記鄭宏明介紹,樓棟長在村委會指導下開展工作,接受群眾的監督、評議,實行按時考核、定期評比。對於群眾評議優秀的樓棟長,酌情給予一定的經濟報酬。

  村務監督委員會:交出一本明白賬

  1月14日,河夾鎮火車嶺村,黨群服務中心的政務公開墻上,公示著2019年全村財務收支、扶貧項目資金撥付、搬遷安置點資金撥付等。

  “過去村裏搞建設,村民不清楚錢花哪去了。現在,所有政策、補貼、工程項目都公開。”村務監督委員會委員周光友説。當日,老周和另兩位委員一起參加村裏2020年主要項目建設工作通氣會,會後,委員會對村會計提交的支出單據進行審核,簽字蓋章。

  據了解,鄖西縣286個村均按照有辦公場所、有人員、有牌子、有印章、有檔案櫃、有工作制度、有履職記錄等要求,選舉産生村務監督委員會。委員會由3到5人組成,按期、按需對村級黨務、事務、財務事項進行監督審議,並及時公佈。

  讓群眾明白,也讓幹部清白。2017年,徐家灣村有村民反映村裏的生態公益林和危房改造資金有問題,鎮紀委入村調查,章榮周等村務監督委員會委員配合審核,查明問題並不屬實。

  “農村許多問題都可以歸結為一個‘散’字。通過村民監督委員會、院場會等形式,調動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合力,事情就好辦了。”縣委書記張濤表示,村民自治並非放任不管,而是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核心作用的基礎上,推進村務公開,發揮社會各類人才、新鄉賢等群體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最終形成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動。(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文輝 通訊員 楊洪霞 周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