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令人欣慰的是,在國家民政部的支持下,我市率先試點,建設精神病患者社區康復站。
“我們採用社會組織管理,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病情輕微和達到康復期的精神病人進行日託管理。今年申請了400萬元的財政預算,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將在主城區每個區先建一個社區康復站。目前,玄武、鼓樓、秦淮、雨花臺區的4家社區康復日托服務站相繼開業,建鄴、棲霞兩區在緊鑼密鼓地籌建中。”市民政局副巡視員胡益民説。
據了解,社區康復站運行期間,市佑安醫院輪流派駐1名醫生1名護士對日託病人開展督促服藥、病情觀察、心理疏導等醫護服務。一旦出現精神病人病情反復,康復站無法處置的情況,即開啟綠色通道,迅速轉入市佑安醫院接受住院治療,從而形成精神病人入出院的良性循環。社區康復站除為低保困難家庭精神病人提供日託管理服務外,同時輻射社區非低保家庭的精神病人,為他們開展建檔建卡、診斷檢出、隨訪等服務。
胡益民説,在社區康復站,有專業的醫生陪護,讓病情穩定的精神病患者在社區享受“日托服務”,晚上再由家屬接回家享受家的溫暖,既有利於患者的康復,也可以緩解床位緊張的局面。
“精神病人並不可怕,只要定期服藥,病情就能得到控制。”花菊香呼籲,精神病患者是弱勢群體,長期以來被“妖魔化”了,希望附近的居民能夠理解,以寬容的心態,支持他們走出醫院,通過社區康復,享受到正常家庭的溫暖和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