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在江蘇 共鑄夢想
喜迎江蘇發展大會
大美江蘇,春天有約。
“無論你在地球的哪個角落,不要驚詫,你曾與江蘇有千絲萬縷的牽絆,此刻請收下,這封來自江蘇的家書。”今年早春時節,一封給海內外江蘇人的信,言簡情豐,辭誠意切,迅速在網絡刷屏!
“春風又綠江南,新茶亦已上焙,就在今年5月20日江蘇發展大會,邀您回家看看……”3月以來,江蘇各地全面進入“發展大會時間”:流動的公交車身廣告、時尚大氣的路邊道旗、鮮亮奪目的街頭大屏,以及有線電視的開機畫面,都在傳遞同一個聲音——“約在江蘇,共築夢想”!
打造一個“家”,溫暖在外江蘇人
3月1日,省委書記李強啟幕,江蘇發展大會雲平臺正式上線。“江蘇發展大會”的新概念由此正式亮相,走入公眾視線。在大會新聞發佈會上,組委會負責同志宣佈:省委、省政府決定,於今年5月20日舉辦首屆江蘇發展大會。
以省委、省政府名義舉辦這樣高規格的大會,將邀請哪些嘉賓與會?據組委會有關人士介紹,受邀對像是海內外江蘇籍和在江蘇學習、工作過的各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知名人士,以及為江蘇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獲得江蘇榮譽公民、江蘇友誼獎的外籍人士。具體包括工商界、科技界、教育界、醫衛界、文體界、新聞傳媒界、金融界、海外社團及僑界等領域的知名人士。截至目前,確認參會的嘉賓近1300人,其中海外嘉賓420多人,省外嘉賓近400人。
受邀嘉賓欣然允約,源於江蘇發展大會讓海內外江蘇人擁有了一個溫暖人心、時時牽掛的“家”。“發展大會旨在搭建一個溝通、聯繫、交流的平臺,讓更多名流鄉賢關注家鄉,建言獻策。”省委副秘書長楊根平在新聞發佈會上説。
“家”的理念,“家”的存在感,一直貫穿在大會籌備的各項工作之中。正在火熱進行的“尋找全球江蘇人,曬坐標點亮世界”活動,邀全球江蘇人在這張地圖上曬出自己的坐標,截至目前參與人數已超過100萬!
交流、分享、互動,如火如荼。上網點擊大會雲平臺,你會由衷感慨:這是全球江蘇人在雲端的家。“希望能讓每一位江蘇親人,不管身在何方,都能在這裡感受到家的溫暖,看到家鄉的風景,聞到家鄉的味道,聽到熟悉的鄉音,也直接體驗到家鄉日新月異的進步和發展。”負責運維雲平臺的同志告訴記者。
捧出一顆“心”,凝聚天涯遊子情
鄉音不改,鄉愁難捨,真情永在。
江蘇發展大會,希望喚醒的是遊子穿越時空的記憶,寄望慰藉的是一顆顆天涯相望、咫尺相印的心。
情感的力量最抵人心。江蘇發展大會,在輿論傳播生態中得到了強烈響應——大會雲平臺3月1日開通運行以來,推出官網、微網站、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上傳1500多位嘉賓基礎信息,推介重點嘉賓272位,微博話題“江蘇發展大會”“約在江蘇”閱讀總量超過5500萬。每天在推特和臉書上推出的發展大會專條信息,在省內平面媒體、網絡媒體刊出的系列江蘇人報道等等,更是贏得了全球各地報、臺、網、微、端受眾的矚目。
君自故鄉來,最知故園情。談到家鄉,當代“福爾摩斯”李昌鈺唸唸不忘家鄉的蟹黃包。説到發展大會,他表示非常高興和榮幸:“我想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這是一個屬於江蘇人的跨界盛會,是個很不容易的構想。”他相信通過這個會議能團結凝聚更多人,大家各盡所能,給家鄉帶來更大的繁榮。
面對前來採訪的江蘇記者,“鄉愁詩人”余光中“秀”起了家鄉話。“現在南京話是什麼樣子?我小時候聽到的都是這樣的‘今兒個,明兒個;乖乖隆地咚,韭菜炒大蔥’……”張口就來,讓人不禁為他執著的鄉情動容。
定居海外多年的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何志剛,最愛的景是江蘇風光,最愛的菜是家鄉味道,飲水思源是他常説的話。他告訴媒體記者,他始終關注著家鄉的科研發展,為江蘇建立起更多通往世界的窗口,已化作他對家鄉最美好的祝願。
“人的鄉愁是永遠的,人可以離開家鄉,但靈魂和精神永遠都走不出家鄉。”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説,“江蘇不僅是我精神上的故鄉,也是我文學的故鄉。”
欣聞家鄉盛會,美國內閣首位華裔女部長趙小蘭因公務無法回鄉,便與她父親一起錄製視頻向大會表示祝賀,表達對江蘇發展的美好祝願……
群賢畢至,源於大會所秉持的開放視野,植根于將故鄉情愫與江蘇元素交織起來的“心之歸依”;千余海內外江蘇人欣然赴約、共聚南京,傳遞的是遊子對家鄉的思念,表達的是綠葉對根的眷戀。
構築一個“圈”,集聚眾智謀發展
感受江蘇精彩,共商家鄉大計。發展大會,重在“發展”,為的是聚心聚智,共謀江蘇的未來,凝聚起推進“兩聚一高”新實踐、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強大合力。
發展大會的LOGO“錦繡蘇”,生動詮釋了大會“匯聚八方江蘇英才,共謀江蘇錦繡發展”的主旨。由紅、黃、綠三色雲錦織線,一個個“人”字圖形,勾勒出一個繁體的“蘇”字,寓意著江蘇“人才濟濟”“魚米之鄉”“風禾盡起”“上善若水”“安居樂業”五重內涵。這一“最江蘇”的標識意涵豐富:人文薈萃兼自然稟賦優越,江蘇人一定能夠合力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發展大會,起於人,成於人。江蘇文化深厚,科教發達,人才薈萃。海內外江蘇籍知名人士數量多、層次高,這是江蘇的一大顯著優勢。發展大會將構築起江蘇最強朋友圈,圈內的鄉賢名流,既是智慧的奉獻者、發展的推進者,也是江蘇對外宣傳交流的最佳傳播者。
讓海內外的江蘇人為江蘇發展代言,為江蘇發展支招,是江蘇舉辦發展大會的重要目的。“我們舉辦發展大會,不同於一般的會議活動,不同於一般的招商引資,其對江蘇未來發展的帶動效應將是長期的,其成果也是綜合性的。”大會組委會有關人士介紹,舉辦江蘇發展大會,一方面是讓海內外江蘇籍知名人士回家鄉走一走、看一看,感受鄉音鄉情,了解發展變化,增強溝通交流,共謀發展合作。另一方面,希望通過舉辦發展大會,著力加強對外宣傳推介,有效展示江蘇形象,提升江蘇知名度,助推江蘇“走出去”,在全球範圍內集聚人才、科技、資本等各類要素,推動江蘇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正因為此,大會期間,除舉辦江蘇發展論壇之外,還創設了科技創新、工商峰會兩個主論壇以及文化、傳媒、教育、健康、金融等7個專題論壇,讓嘉賓在交流中碰撞,在集聚中激發,謀劃江蘇發展的新路徑、新空間。會後,各設區市和有關單位還將結合實際,組織與會嘉賓開展返鄉考察、探親訪友、業務交流等特色活動。
江蘇發展大會還將成立秘書處,使江蘇發展大會成為“匯眾智”的長期平臺——大會每兩至三年舉辦一次,實行短期集中活動與長期常態活動相結合,以“永不落幕”為目標,閉會期間仍然會開展經常性、專業性的交流對接活動,為海內外各領域江蘇人提供服務,共謀發展合作,實現創新共享。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在省委、省政府的精心籌劃下,在全球江蘇人的熱心參與下,江蘇發展大會將不僅是一個重溫鄉情、凝聚人心的大會,也是智慧碰撞、商機雲集的盛會,更是江蘇更好地融入世界、推進“兩聚一高”的大會。
讓我們期待“5·20”的精彩!期待江蘇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