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大會主會場,江蘇大劇院夜景。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萬程鵬攝

江蘇發展大會青年志願者“小流蘇”。 劉 松攝 視覺江蘇網供圖
當好東道主,辦好發展大會。連日來,從會務服務到現場保障,從交通組織到環境整治,從論壇籌備到活動編排……每一份精心準備,每一次辛勤演練,每一場主題活動,都是為了讓每一位返鄉嘉賓感受到濃濃親情、鄉情、溫情,增進溝通聯繫和交流合作,形成推進“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強大合力。
歡迎回家,
一處處細節呼應濃濃鄉情
“約在江蘇、共築夢想”。3月份,海內外“江蘇人”陸續收到一封來自故鄉的“家書”。邀請函上,經緯交錯的大會Logo“錦繡蘇”圖案,鮮明傳遞來自江蘇的鄉韻鄉情。
這樣一封薄薄“家書”,如何寄託厚厚“鄉情”?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師何方回憶:“設計‘錦繡蘇’,是自己20年設計生涯中感覺最‘折磨’的一次。”10多次“頭腦風暴”,20多稿推翻、重來,最終呈現雲錦織線構成繁體“蘇”字,由攜手共進的人、魚、禾苗等元素組成,象徵血脈相通的鄉情,從最細微處彰顯江蘇的人文情懷。
盛會召開在即,在省城南京,主會場周邊的江東中路、興隆大街煥然一新。主幹道兩側豎起醒目的標識牌,“錦繡蘇”綠雕花壇格外吸睛,會場周圍成了一片“花海”。江蘇大劇院是本次大會主會場,記者16日探訪時看到,綜藝廳有2700多個座位,足以承擔大型活動開展;歌劇廳有2200個座位,其硬體設施達到世界頂級劇目演出水準,發展大會“家在江蘇”專場文藝晚會將在這裡舉辦。國際報告廳、多功能廳……各專業廳館已進行多場調試演出。
江蘇大劇院所在的建鄴區,4月初就開展整體夜景亮化提升、道路綠島彩化、城市精細管理提升等多項工程,以一處處精益求精的細節回應嘉賓的“鄉愁”,以最美的姿態迎接海內外遊子回家。
“確保大會圓滿成功,既是南京的政治責任,也是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美譽度,動員更多傑出人才回到家鄉,加快推進新南京建設的重要契機。”省委副書記、南京市委書記吳政隆在檢查大會籌備工作時強調,要精心準備、週密安排,落細落小、善作善成,以衝刺的精神狀態和堅強有力的保障確保各項工作有序到位。
共襄盛會,
一聲聲倡議訴説期盼心情
“當好東道主,讓江蘇發展大會成為南京新的驕傲,我們責無旁貸!”5月15日上午,南京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向全市發出倡議書——做彬彬有禮南京人。
倡議書中寫道:爭做熱情好客南京人,讓週到服務和美麗微笑成為鮮明“南京印記”;爭做文明禮貌南京人,向世界展示南京人的修養和文明;爭做文明出行南京人,確保“路不堵、車不塞、人不亂”;爭做綠色生活南京人,共同維護人文綠都美好形象;爭做文明觀賞南京人,共同營造優良有序的觀賞環境;爭做博愛奉獻南京人,當好大會“宣傳員”“引路員”和“服務員”,以彬彬有禮的行為和形象,為首屆江蘇發展大會圓滿成功貢獻力量。
帶著期盼,各行各業各單位提前進入“大會時間”。
5月8日,南京城管行政執法總隊組織全市100多名執法人員,在江蘇大劇院周邊進行執法保障演練,對佔道經營、渣土拋灑、河道排污等問題處理進行實戰演練。南京城管大會保障將投入6000多人次,在主要道路路口、地鐵出入口等設置60多個定崗點,及時提供幫助。
5月14日,南京師範大學的141名江蘇發展大會志願者,又一次來到江蘇大劇院進行排練。大會志願者1100多名“小流蘇”中,“95後”佔了絕大多數。
“我們已經準備了一個多月,要做發展大會上最美的‘江蘇名片’。”南京曉莊學院志願者小劉説,講解內容包括江蘇省情、南京市情以及沿途人文景觀等,講解內容要跟行車時間吻合,更提醒自己不能出錯。因為很多嘉賓對江蘇非常熟悉,講錯了就要鬧笑話。
共襄盛會,一場“尋找全球江蘇人,曬坐標點亮世界”的創意活動,吸引逾80萬江蘇人在131個國家點亮了地圖。一名旅居歐洲的江蘇網民深情留言:“發展大會吸引全球眼光,發展的江蘇讓世界刮目相看!”
聚焦主題,
一場場活動激蕩發展豪情
聚焦發展主題,讓發展大會“永不落幕”。各市紛紛對接海內外嘉賓,精心準備了一系列專場活動。
4月27日,南通在上海舉辦2000人規模的對接服務上海大會,為首屆江蘇發展大會預熱。“省發展大會後,南通將‘無縫對接’,邀請其中近200名代表移師南通,出席以‘通商達天下、江海連五洲’為主題的首屆世界通商大會。”南通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姚國鈞介紹,期間將舉辦世界通商峰會、南通製造業創新轉型論壇、“一帶一路”海內外企業對口合作懇談會等一系列活動,邀請嘉賓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
“作為江蘇發展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江蘇特色産品展匯集全省各地最具代表性的精品。蘇州將拿出蘇繡、桃花塢木版年畫、宋錦織造、緙絲技藝等一批國家級非遺作品,以及新型平板顯示、智慧裝備、納米技術等蘇州創新産業核心技術産品,用‘蘇州元素’為大會添彩。”蘇州市委宣傳部工作人員介紹,南京主會場活動結束後,蘇州精心設計“2+5+1+2”考察和活動方案,邀嘉賓敘鄉情謀發展,共繪“姑蘇繁華圖”。
“我們將於5月21日組織舉辦‘彭城英才薈’活動,目前已確認60多名嘉賓參加返鄉考察,我們還邀請了80多名徐州高層次人才和自主創業的科技企業家,開展高端對話,現場交流。”徐州市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説,江蘇發展大會打造了一個陣容豪華的最強“朋友圈”,是一座智慧富礦,將利用大會契機,搭建起常態化交流聯繫的機制和平臺,最大範圍、最大程度集聚人才、技術和資本,為全面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打造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創新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搶抓發展大會召開這一歷史機遇,全省十三個設區市都排出個性化“菜單”,積極把這座“智力寶庫”轉化為助推“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強大動力。 本報記者 王世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