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畢飛宇回母校上“小説課”

畢飛宇閱讀學生創作的小説。俞宏 攝
6月3日,籌備數月之久的畢飛宇工作室——小説沙龍在揚州大學文學院正式開課。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畢飛宇回到母校,點評小説沙龍入圍成員創作的小説,並與在場師生交流小説的寫作。
小説沙龍共有來自不同專業的13位學員入圍,畢飛宇等人採取逐字逐句分析的方式,點評了其中一位入圍學員創作的小説《怪物》。
畢飛宇主要就小説的情節、人物、邏輯及時空關係展開論述,他將小説創作比作“羽毛球賽”,“運動員每打完一球,都必須回到場地的中心,否則無法統籌全局,難以應付打到球場偏遠角落的球,小説創作也是如此。”
畢飛宇認為,作家必須認真謀篇佈局、統籌時間和空間,避免出現時空混亂的弊病,使創作出的小説脈絡清晰、通順易讀。
點評中,畢飛宇特別提到小説《怪物》中“王強摸著他的愛馬仕腰帶”這一細節,“‘愛馬仕’3個字尖銳地揭露了人物畸形變態的心理,表現出作者思想的深刻性。一個好的小説家必須具備這樣的語言錘鍊的能力,通過細節展現人物性格。”
在交流互動環節,有同學從“人性是複雜的,沒有純粹的善惡之分”出發,提出小説《怪物》中只寫王強對母親的怨恨,有失妥當。對此,畢飛宇説出了自己的觀點,“做道德判斷不是對小説的提升,恰恰相反,是對小説的傷害。在小説中,審美比道德更重要。”
活動結束後,學生黃佳麗感慨道,“畢飛宇老師對小説的比喻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他的點評專業、深刻又通俗易懂,幫助我寫小説少走了很多彎路。”
揚子晚報記者 陳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