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第八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上,位於南京高新區的江蘇北斗衛星應用産業研究院獲得應用推進獎,成為我省唯一一家獲獎單位。
作為我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重大專項的牽頭實施單位和衛星産業發展的重要支撐載體,江蘇北斗衛星應用産業研究院不斷加快北斗民用産品的研發步伐,在其推動下,包括南京、江蘇在內的全國多個省市,北斗産品已在農業秸稈機械化還田、關愛留守兒童、冷鏈物流等眾多領域得到應用。
每到糧食豐收的季節,一台臺聯合收割機、大型拖拉機在農田裏來回穿梭忙碌,通過耕翻將地面上殘留的秸稈埋入土中。但是,“秸稈還田”的作業面積統計、還田作業品質監管,都是當前推廣秸稈綜合利用中亟需解決的難題。早在2014年,江蘇北斗衛星應用産業研究院就自主研發了基於北斗衛星定位的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信息化管理系統。這套全國首創的系統,通過在農機上安裝北斗衛星定位終端和高清攝像頭,實時上傳農機作業軌跡數據和作業後田塊的高清圖片,在後臺自動計算還田面積,有效節省了人力成本。
此後,研究院陸續將北斗應用引入到機械化播種、插秧、植保、收割、深松等農業精細化管理的全流程,截至目前,已服務了江蘇、浙江、遼寧、四川、湖北、寧夏、新疆等地的數萬台農機。農業部北斗應用標準《農機深松作業遠程監測系統技術要求》便是在此基礎上出臺。
江蘇北斗衛星應用産業研究院院長陳伏州告訴記者,從2013年起,由研究院領銜的“江蘇省北斗綜合應用示範工程”全面展開,目前已研製並示範北斗終端10萬餘臺套,在民用領域加大研發力度,重點拓展了北斗在交通、海洋、物流、公安、農業、電力、教育等領域的應用。
在南京,以研究院搭建的北斗位置服務平臺為中心,由警務基礎平臺、情報平臺、指揮調度平臺、地理信息平臺組成的“北斗警用位置服務雲平臺”,已應用於市公安局、高新公安分局、建鄴分局、鼓樓分局、江蘇省運管局等單位,在日常接處警、搶險救災、應急指揮、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兩年,江蘇北斗衛星應用産業研究院首次探索將北斗用於創客教育,在金陵中學、揚子一中、東山小學創建了北斗創客教育基地,打造北斗STEM教育實驗室,推動北斗知識在中小學生中的普及。此外,研究院還率先研製了基於國産Soc晶片的兒童北斗定位設備,以此推動了北斗小型化穿戴設備的應用推廣,目前已在江蘇省兒童少年福利基金會支持下,向全國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全面推廣。(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