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大院大所合作對接會暨第六屆産學研合作成果展洽會即將在南京舉行。大會聚焦産業轉型升級、企業自主創新、園區集約發展等重大需求,推動國內外大院大所前來江蘇,繼續為打造發展主引擎、構築發展新優勢提供有力支撐。本報今起推出系列報道,展示大院大所與江蘇開展産學研合作的亮點與成效。
通過光、聲、電、磁、核素、電子等模態的融合,實現從埃到米、微秒到小時對生命體結構與功能可視化描繪與精確測量,進而破解生命與疾病的奧秘……今年仲春時節,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蘇州工程轉化中心正式成立,這是江蘇省與中國科學院等牽手打造的又一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是中科院唯一以生物醫學儀器、試劑和生物材料為主要研發方向的國立研究機構。”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所長唐玉國自豪地説,新建成的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蘇州工程轉化中心,將為我國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提供長期可靠的戰略支撐。
自1996年聯姻以來,江蘇省與中科院攜手度過20年超長“蜜月期”。江蘇省委、省政府和中科院都高度重視省院合作,基本形成每5年簽訂一輪戰略合作協議的格局,到現在已簽訂5輪戰略協議。
“江蘇是與中科院合作範圍最廣、規模最大、成效最為顯著的省份,中科院為江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省份提供了強勁動力源。”省科技廳廳長王秦介紹説,江蘇與中科院的合作已實現設區市、縣(市)、中科院應用類科研機構“三個全覆蓋”,省院合作層次不斷深化、合作範圍持續拓寬、合作形式日趨多樣、合作産出大幅躍升。
“作為科技創新的國家隊,中科院不僅要在基礎研究和知識創新上有所作為,也要延長創新鏈,把科技成果變為現實生産力,成為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的主力軍。”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説。
秦經剛,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為助力企業提檔升級,他來到江蘇寶勝科技創新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副總工程師,由他帶領團隊開發的低溫超導電纜産品銷售額達966萬元。
像這樣活躍在江蘇創新戰線上的科研人員,遠不止秦經剛一個。江蘇是實體經濟和製造業大省,企業轉型發展需求迫切,對人才更是求賢若渴。“十一五”期間,我省在全國率先啟動企業院士工作站建設,引進中科院系統院士建站67個;“十二五”期間,我省又聯合中科院率先試點“企業創新崗”,累計選派92名中科院科技人員到江蘇企業兼任技術副總、副總工程師,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我省企業積極與中科院共建研發機構,如中天科技與中科院電工所共建電力超導技術聯合研發中心,亨通光電與中科大共建量子信息研究院等。省院雙方共建的企業研發機構達100多個,去年省院合作項目近1500項,銷售收入突破1100億元。在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上,中科院電工所與江蘇雙登集團合作,開發納米膠體電池、超級電容等多項技術;中科院化學所與江蘇索普公司合作,突破羰基化合成技術的關鍵技術壁壘;中科院廣化所與江蘇玉華金龍合作,率先在全球實現二氧化碳樹酯的規模化生産。
企業強推動産業登高枝。圍繞海工裝備、LED、普惠健康等市場前景好、産業鏈長、技術集成度高、中科院技術優勢明顯的領域,省院雙方聯合舉辦産業技術成果專題對接會,促進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在江蘇落地開花,積極推動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産業的創新發展和培育壯大。“十二五”期間,江蘇省級科技計劃支持省院合作項目700多項、資助經費超過10億元,其中省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支持項目70個、省撥經費近6億元。
30米長的金屬管道筆直貫穿實驗室,每隔1.5米有一個離子泵不停地抽真空。管道一側連接數臺設備,另一側有電腦螢幕顯示進度,全程自動化運行……世界首個納米領域大科學裝置——納米真空互聯綜合實驗站,明年將在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建成,為科學家製造出體積更小、運算更快的計算機和更加智慧的機器人提供可能。
“納米真空互聯綜合實驗站將提供一個開放的、通用的研究和開發平臺,對地方經濟、科技具有很強的帶動與輻射作用。”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倣生研究所所長楊輝説。
放眼江蘇,省院合作不斷揮出“大手筆”。以中科院計算所、納米所和工程熱物理所為核心,雙方佈局共建未來網絡試驗設施、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燃氣輪機試驗裝置三個重大科技平臺。同時,中科院研究院所與江蘇地方共建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昆山)智慧裝備研究院、中科院大化所泰州生物醫藥創新研究院、中科院電子學研究所蘇州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南京先進鐳射技術研究院等一批産業技術研發服務機構,僅南京、常州、揚州、泰州、蘇州五大平臺型産業化中心,就累計孵化企業294家,增強江蘇智慧製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産業的創新能力。
“從‘十一五’初期的100多億元到去年的1100億元,省院合作産出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促進江蘇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省科技廳副廳長蔣躍建説。
眼下,我省13個設區市全部與中科院攀上“親家”,中科院所有開展應用類技術研究的單位悉數到江蘇安家落戶,雙方共建的各類創新載體,在蘇南、蘇中、蘇北全面佈局、錯位發展。5000多名中科院科研人員活躍在江蘇創新創業一線,匯成無可比擬的創新核能,助力江蘇更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