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創新監測評價報告顯示 江北新區創新活力指數快速增長
7月3日上午,《2017南京江北新區創新活力指數報告》發佈。該報告分析評估了江北新區的創新潛力、創新投入、創新組織與創新成效,對新區的創新水準及創新活力進行了測評。據悉,這是南京市江北新區在全國19個國家級新區中率先建立的創新監測評價體系,該指數將定期滾動發佈。
南京市江北新區創新活力指數是由南京市江北新區和江蘇紫金傳媒智庫聯合提出的區域創新評測理論。它參考了國內主要區域創新評測指標體系,並結合創新理論、創新增長理論和區域創新系統理論,突出從創新要素和創新組織過程兩個維度解析區域創新動力,強調評測指標的可得性與評測數據品質。該指數包括創新資源潛力、創新資源集聚能力、創新産業組織、創新驅動成效4個一級指標,以及創新主體資源、地區經濟基礎、技術資源基礎、人力資源集聚、資金集聚、技術集聚、高新技術産業、創新創業組織、經濟産出成效、科技創新産出成效等二級測度指標和31個觀察指標。
從首次發佈的創新活力指數看,南京市江北新區成立兩年來,各個領域的創新活動積極活躍,發展迅速穩健。2016年新區的綜合創新活力指數達到109.79,較2012年增長25.92個百分點,較2015年增長9.79%,尤其是新區成立以來累計增長15.99%。從創新活力指數增速看,2014年新區確立創新驅動策略後,創新活力指數被明顯激活,並在2016年實現高位加速增長,活力指數增長幅度比2015年高出4.12個百分點。
4個一級指標中,創新資源集聚作為創新活力的驅動因素,增長最為顯著,2016年創新資源集聚指數達到110.77,比2015年增長10.77%,增速最快;創新産業組織指數受産業機構調整影響,相對增速較緩,比2015年增長6.24%;創新資源潛力指數增長到109.25,較上年增長9.25%;創新驅動成效指數達到109.80,相對2015年增長9.80%。
“創新的本質是人力、資本與技術等要素組合的優化,評估新區的創新活力不僅能體現區域發展過程中創新要素參與創新過程的程度,也可以反映創新效果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院長、紫金傳媒智庫副主任孫建軍表示,南京市江北新區承擔著東部沿海地區率先轉型發展的重大期望和責任,當前,新區所肩負的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任務已經完成初步佈局,而對於其創新內涵的監測評價與改良優化,是南京市江北新區持續發展的工作重點。從目前的創新活力指數看,南京市江北新區成為全省未來創新新增長極的發展態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