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輿情評論 >> 正文

常州溧陽:讓田園牧歌在鄉村復興

2017-08-24 16:58:28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羅毅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溧陽:讓田園牧歌在鄉村復興 

  繼“南山竹海風情小鎮”入選江蘇省首批旅遊風情小鎮後,8月23日,常州溧陽禮詩圩、牛馬塘、塘馬村、楊家村入選特色田園鄉村建設首批試點村。溧陽市委書記蔣鋒説,三山一水六分田,溧陽之美,美在城市與鄉村相得益彰,美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溧陽市委市政府抓住此次機遇,放大山水田園優勢,打造寧杭生態經濟帶最美副中心城市。

  激活鄉村,讓原汁原味回歸

  溧陽禮詩圩,十里荷塘,蓮葉田田。據村書記黃涵君介紹,一入夏,來禮詩圩賞荷的就絡繹不絕,此次禮詩圩將以十里荷塘、濕地田園、耕讀傳家為特色,發展“水八鮮”高效水生作物,打造江南水韻田園鄉村。

  在溧陽蛀竹棵村,溪水淙淙,青磚木欄,頗有詩情畫意。村居粉墻黛瓦、青磚石築,石板鋪路、鮮花滿徑,並有多處別致造景,隨處可以歇腳,還有遊客從上游乘皮筏隨著澗水漂流而下。戴埠鎮鄉村工匠周志清熟知風水、民俗,他告訴《新華日報》記者,打造美麗鄉村就像還原一幅久遠的畫圖,要讓好的設計方案還原鄉土風情,就要借熟悉民間建築風格的能工巧匠之手,重現舊時老墻庭院、籬笆藤蔓、溪橋流水之景。

  讓田園牧歌在鄉村復興,展現精神煥發的農村、活力四射的農民、生機勃勃的農業。溧陽市市長徐華勤介紹,溧陽在打造特色田園鄉村過程中,形成以設計大師、地方政府、機關部門、國有公司、鄉村工匠、農民鄉賢等多方聯動的局面,注重挖掘特色文化、自然風貌及田園風光,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業、一村一特色, 用鄉土材料、鄉土表情,讓丘陵山區更具山村風貌、平原地區更具田園風光、河網圩區更具水鄉風韻。

  8月11日,藍城集團和溧陽市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藍城創始人宋衛平看來,從旅遊度假産品到近郊生活,鄉村不僅安放身體和需求,更是安放心靈的地方。此次和溧陽將重點合作推進特色田園鄉村、文旅頤養小鎮等項目。

  一村一品,合作社變身網聯社

  經過十餘年潛心打造,溧陽175個村已有近一半形成“村村創一品”的局面。

  別橋鎮北山村,王海斌人稱“七機部長”——擁有地上跑的拖拉機、育秧機、插秧機、直播機、噴霧機、收割機,如今又引進了天上飛的——飛行智慧植保機,實現全程機械化。合作社服務面積已達10多個村,入股農戶584戶。所在的曹山現代農業示範園規劃建成10萬畝江蘇最大的現代農業示範區,已進駐註冊資金500萬元以上企業17家。溧陽決策者有這樣一種認識,打造特色農業,要是沒有規模,邊際效應會逐級遞減。

  “互聯網+公司+基地+農民”的多重融合,讓合作社變身網聯社。茶園主“葛富貴”是溧陽藍火焰“小白茶”互聯網團隊打造的農品虛擬IP。負責人楊華偉介紹,以往茶農能夠得到的利益在銷售中的比例較小,大部分利益被流通渠道獲取了,通過互聯網社群和服務連接消費者,減少中間環節,將增加的利益分成兩塊:一是投入再生産,實現可持續發展;二是用於精準扶貧,以小罐白茶銷售帶動“富貴來了”中老年社群休閒旅遊,將産品銷售額的15%支持溧陽精準扶貧基金,助力勞務收入增加15%。

  “百議堂”,讓新鄉賢活躍起來

  如何讓農民主動參與到鄉村建設中來,讓鄉村治理成為鄉村復興的內生動力?溧陽把“百議堂”載體作為鄉村治理的陣地,聘請“鄉賢”擔任理事,聽民聲、解民憂,調矛盾、促和諧,納民意、議村務,講文明、樹新風,探索村民參與式治理新路。7月25日,溧陽戴南村召開村民民主代表大會,47位村民代表就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內容進行表決,100%獲得通過。

  在塘馬村田園鄉村“百議堂”現場,老支書劉志華的提議讓江蘇省城鄉院設計師腦洞大開,將塘馬村村委會的小院落設計成了特色鄉村集市。村民劉建華現場向村書記王宇表示,自己可以捐贈收藏的老物件,打造村史館。“大家都覺得這裡承載著鄉愁,積極性很高。”

  溧陽全市175個行政村均成立“百姓議事堂”。為體現廣泛性,各村民小組、自然村和大的姓氏家族,至少選有一名成員。

  溧陽市政協副主席、市政府黨組成員陳波濤介紹,瞄準生態優、村莊美、産業特、農民富、集體強、鄉風好,溧陽還大力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教育集團與試點村小學實行集團化辦學;推廣文化小禮堂、幼童小學堂、如意小食堂,讓駐村老人享受到社區均等的服務;按生活半徑設置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內容涵蓋所有村級事務辦理、醫保聯網的醫療服務點等;推進鄉村驛站、農村旅遊公路建設,推動試點村與城區和中心鎮之間快速通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