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近日,中國泰州•大院大所合作對接會主題大會召開,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清華大學等100多家大院大所的500名專家學者在泰州共商創新發展大計。據悉,本次會議共有55個項目達成合作協議,其中現場簽約項目20個,包括創新載體項目8個、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6個、技術轉移中心3個、關鍵技術攻關項目2個和戰略合作項目1個。引進大院大所共建創新載體,是不斷集聚國內外優質創新資源,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今後很長一段時期泰州市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

技術信息交流 泰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泰州市圍繞聚力創新、聚焦富民,把引進大院大所作為開放創新、科技強市的重要舉措,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戶。近三年,泰州市及市(區)與全國知名科教單位簽訂全面合作協議74項,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項目1200項,新建各類産學研聯合體425家,與高校院所共建校企聯盟517家。
泰州市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不定期召開科技洽談會、“企業院校行”和“專家泰州行”等活動,搭建高校院所與泰州市企業産學研合作橋梁,為江蘇省內外高校院所服務泰州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舞臺。目前,已有中國科學院、國防科工、重慶大學等100余家高校院所與泰州市建立長期科技合作關係。
作為展示泰州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泰州市開展對外交流和對外合作的重要平臺,中國泰州科技洽談會已經連續成功舉辦了十屆。2016年舉辦的網上科技洽談會,共徵集最新科技成果487項,完成技術對接278次,達成意向43次。
圍繞三大戰略性主導産業,近兩年來,泰州市先後組織開展了武漢、廣州、伊犁、西安等地的“院校行活動”,組織企業走訪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院所,達成合作近百項。
隨著科技創新要求的不斷提高,與大院大所的合作形式也在不斷創新。
為加強與大院大所的技術信息溝通轉化,進一步提升企業産品技術研發和創新資源整合能力,加快培育和打造一批佔據主導地位、具備先進優勢的創新型領軍企業,更好地服務經濟轉型發展,2017年泰州市組建“技術專家巡診團”。泰州市政府還印發了《泰州市“技術專家巡診團”實施方案》,借力高校院所和各類新型研發機構,通過組織技術專家團深入園區、孵化器和企業開展技術巡診活動,針對企業在研發、生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供個性化診斷與技術支持。

發放人才獎勵資金 泰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2017年上半年,泰州市共開展“技術專家巡診團”活動100次,來自全國43家高校院所的100多名專家教授走訪了泰州市191家企業,給出診療意見300多條。
按照《泰州市“技術專家巡診團”行動計劃(2017-2019年)》,三年內,“技術專家巡診團”將服務泰州市企業1000家。
如今,泰州市支持企業與大院大所的合作的環境也在持續優化。針對企業與大院大所的合作,泰州市設立了新辦産學研聯合體獎勵項目專項資金,對符合獎勵標準的上一年度新辦産學研聯合體擇優一次性資助10萬元,目前已累計獎勵産學研聯合體項目70余項。近日,泰州又設立了産學研合作專項資金,泰州市財政每年安排4000萬元,統籌安排各類公益性技術轉移中心、技術交易平臺、國內外科技合作、重大科技活動、科技服務外包等産學研合作經費。
作為全國首家運營的地市級網上技術交易平臺——泰科易平臺,自2015年6月運營以來,一直不斷積累科技資源,徵集企業技術需求,在促進泰州市與大院大所合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平臺共收錄科技成果31586條,入駐高校院所236家、專家教授4878人,已促成落地項目254項,合同簽約1.82億元。截止2016年底,平臺成交技術項目已投産69項,已投産項目帶動投資6.08億元,形成專利226個,預計新增産值36.76億元,新增利稅3.97億元。
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代表著泰州創新的未來。
泰州市委五屆三次全會提出,大力實施創新人才集聚工程,制定打造最優人才發展生態環境的若干措施,以更優政策集聚創新創業人才資源。
泰州市創新發展大會上下發了“1+4”系列政策文件,其中《關於打造最優人才發展生態環境的政策措施》的最大著力點是系統集成,解決現有政策零散化、碎片化的問題,打好“破、立、優”組合拳,形成縱向覆蓋從院士到技師各個層次、橫向覆蓋各個領域的政策體系。
人才新政的最終落腳點在人才大突破、突破大人才,實現高端引領,力求以人才地標引領創新地標,打造産業地標。主要內容可歸納為“四個十大”:一是制定出臺頂尖人才(團隊)頂級支持、離岸孵化“飛地引才”等“十大政策”,提升區域競爭新優勢;二是重點推出成立招才局、建立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服務中心等“十大舉措”,形成泰州深化改革新經驗;三是組織開展大院大所人才智力對接交流、“才富泰州”創新創業大賽等“十大活動”,打造泰州引才聚才新品牌;四是優化提升住房保障、創新編制和崗位管理等“十大服務”,讓人才有更多“獲得感”。
頂尖人才頂級支持“金鳳凰”計劃提出,對引進的頂尖人才(團隊),實現核心技術産業化並能形成産業地標的,3年內給予最高1億元的項目資助,特別優秀的上不封頂。(文張小燕 陳星 編輯 李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