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提新體系,傳遞積極信號—— 江蘇企業熱議“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傳遞出怎樣的經濟信號?江蘇的民營企業家們有著自己的認識與理解。
信號一:高速增長轉向高質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十九大代表、紅豆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認為,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進入高品質發展,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中國經濟將著力打造“品質第一、效益優先”經濟體系。經濟增長要從粗放的數量增加,轉向優質高效的品質增長,實現這一根本性轉變,必須繼續推動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提高品質,提升效率,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僅需要對現有存量的結構調整、資源整合,淘汰落後産能,避免低品質的增長;更需要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比如“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互聯網+”。
“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本質上是要實現從量向質的轉型,從外延向內涵轉型,從傳統製造向創新智造轉型。”常州華利達服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張文昌表示,要深刻理解習總書記報告的精髓,更加聚焦發展的品質和效益,更加聚焦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根據消費者消費升級的需求,及時調整産品結構,加快推進自動化、信息化和績效化的智慧轉型,提升發展的品質和效益。
信號二:提高供給品質成主攻方向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提高供給體系品質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品質優勢。
亨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崔根良對此深表贊同。他説,亨通能在國際市場與行業巨頭同臺比武,靠的不僅是核心技術“殺手锏”,更是高品質鑄就的品牌聲譽。“近年來,我們先後獲中國工業大獎、國家出口品質示範企業、全球卓越績效最高獎(世界級)、江蘇省品質獎,並成為‘國家工業強基工程’企業。亨通將繼續遵循習總書記提出的‘三個轉變’(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轉變、中國産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總要求,從零做起,為品質立國承擔起企業應盡的責任。”
“提高供給體系品質,零售商也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承擔更重要的責任。”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説,蘇寧直接與海量的用戶打交道,可以將用戶需求數據化、軌跡化,並通過大數據挖掘找尋消費規律,進行針對性的精準行銷。不僅可以幫助供應商快速解決已有的庫存,更能通過C2B反向定制等方式,推動供應商精準研發和按需定産。
信號三:發展經濟的著力點在“實體”
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實體強則經濟強,只有強大的實體經濟才能帶動服務業、金融業等相關産業的發展。”崔根良説,歐美等發達國家歷經“脫實向虛”後,特別是金融危機後紛紛提出“製造業回歸”。我們要從中汲取經驗,不能重蹈“製造業空心化”的覆轍。亨通從鄉鎮小廠到全球光纖通信前三強,最核心的便是始終堅守實業這個立身之本。
周海江同樣堅信,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紅豆集團堅守實體經濟,不斷轉型升級,優化企業發展品質,提升企業發展效益。目前,紅豆集團正加快生産經營型向創造運營型轉變,加快傳統製造型向高新技術型轉變,加快傳統産業向綠色生態型轉變,加快傳統企業向智慧化企業轉變。
“只有實體經濟強壯了,才能更高水準、更高品質、更可持續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張文昌説,華利達服裝集團近30年一直專注于製造業。習總書記“著力發展實體經濟”的科學判斷,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更加堅定他深耕實體經濟的信心。“我們要按照習總書記的要求,用汗水堅持創新不放鬆,兢兢業業,精益求精,讓工匠精神成就中國製造之美”。
信號四:創新成引領發展第一動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報告中的這一論斷,同樣得到企業家的高度認同。
“當今是創新顛覆的時代,變化的週期已經縮短到分秒之間。做企業,如果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今天就會落後,明天就被淘汰。”崔根良説。亨通堅持創新驅動,構建戰略、人才、技術、機制、資本“五位一體”創新生態體系,在光纖通信、智慧電網等領域不斷突破産業關鍵核心技術,形成國內領先、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光纖通信、電力傳輸兩大完整産業鏈。亨通還佈局量子通信、光纖感知及物聯網技術、大數據與網絡安全、智慧社區等新興産業、新興領域。
“人民群眾的需求已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提高供給體系品質成為主攻方向。我們既要做加法,也要做減法:技術創新就是做加法,淘汰落後産能就是做減法。”衛崗乳業董事長白元龍介紹,衛崗去年起建立從牧場到工廠到消費者的全産業鏈全過程可追溯體系,實現整個産業鏈信息數據的貫穿:從工廠到飲戶,全程恒溫4℃冷鏈物流配送,2小時內從牧場到工廠新鮮直達,5小時內實現從原奶到出廠……這些創新舉措使得産品品質不斷得到提升,成為全國50家通過兩化融合體系貫標的示範企業中唯一的乳品企業。
信號五:在六大領域培育新增長點
報告指出,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源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作為推動“互聯網+”的現代供應鏈領軍企業,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聆聽習總書記報告後備受激勵。他介紹,蘇寧智慧零售已在用戶經營、供應鏈建設、內部管理等領域全面展開。“在供應鏈環節,我們通過數據超市、數據金礦、數據易道等一系列産品的開放共享,向品牌商和平臺商戶賦能,實現自下而上的定制採購;在用戶經營層面,我們通過千里傳音、V購、店+等一系列産品,挖掘用戶需求,實現自上而下的精準行銷。我們要堅定科技創新驅動的發展理念,深化智慧零售發展模式的創新和落地。”
總部位於南京的途牛旅遊網CEO于敦德表示,在旅遊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如何更好地滿足遊客個性化和多樣化的出遊需求,對旅遊行業而言既是挑戰更是機遇。“我們要不斷創新,動態生産個性化産品、建設自營地接服務網絡、提供滿足消費升級的品牌産品、改善線上線下服務,持續致力於‘讓旅遊更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