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産品成為營口“新特産”

2018-04-05 18:06:54  |  來源:中新網  |  編輯:董健雄   |  責編:陳夢楠

    原標題: 營口首屆營商大會亮出“鄉情牌”:特産和文化藝術展

      4月3日,營口首屆營商大會的第二天,由營口市委、市政府主辦,營口市委宣傳部協辦的“營口特産和文化藝術品鑒會”,將鄉情、鄉音、鄉味精心濃縮于一間大廳,一隅一瞬都充滿營口元素,激活著營商心中的深深印記,凸顯尋覓富庶、敢闖敢試的營口城市基因。

  在精神經濟時代,營口打出這樣一張潤物無聲的“文化牌”。地理上的異鄉,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鴻溝;營商大會,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衣錦還鄉,而是面向未來,喚醒“文化認同”,促進人心回歸,進而牽動資本、項目、人才回流。

  展廳一側的營口特産展示區中,水果、水稻、水産是營商們最驕傲的故鄉情結。營口土質肥沃、緯度適宜、光照充裕,適於水果栽培,蘋果、葡萄、杏、桃、南果梨等馳譽全國;水稻早在清朝時期就因其籽粒飽滿,潔白光亮,口味純正而成為貢米;憑藉海岸線灘塗平坦、水質優異、餌料豐足,魚、蝦、蟹、貝類、海蜇是捕撈和養殖業的豐産增收之源。

  人們在此駐足,回憶越拉越長——冬天地窖裏拿出的凍蘋果,在火盆上烀得軟爛,熱吃凉吃都好;多少年來一端起碗,就想起熱騰騰的營口大米飯;“生吃螃蟹活吃蝦”,只有緊致鮮美的營口“本海”海鮮最地道……

  “三水”風韻以多個知名企業和名優品牌形式呈現,農業、漁業部門的負責同志把營商們拉回到如今:“遼南果鄉”賣果難,倒逼出新品種,倒逼出深加工;水稻精耕細作,蟹聲魚影伴稻香;重見魚蝦弋清波,營口用善待自然的行動積澱子孫後代的生活。

  再挪幾步,一根蠶絲串起萬縷鄉情。營口從“輕紡之城”走來,曾幾何時,眾星捧月般佈局的國營和本土民營輕紡工廠令人驚嘆“營口製造”的強大活力,大浪淘沙後,絲絹加工産業帶著營口輕紡工業的榮光登上快舟,蠶絲被、絲巾等特色産品切分全球市場蛋糕。

  一些營口“新特産”也由此闖進了營商們的視界。“笑媽媽”産品背後,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三的對日本出口塑膠包裝袋生産商遼寧東盛集團,企業與營口綜合保稅區相距7公里——7公里,這是營口企業通往世界的距離。“金龍魚”産品則來自把工廠建在營口港港區內的外企嘉裏糧油,那是營口在新時代裏的又一段開放故事……

  天下營商站在營口特産前共話鄉情,而營口特産或許因此機緣走得更遠。加拿大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會長李龍章對營口獨到的小海鮮表現出很大興趣。“加拿大的華人多、中餐館多,留戀鄉土之情的故鄉人多,但地道東北菜少,鮮美的小海鮮找不到”,李龍章説,願意把這些營口美食推介到國外去。

  營口的美景是生態的,營口的人文是溫醇的。營口書畫底蘊豐厚,本土書畫家現場即興創作,營口市領導將作品贈送給營商大會首日成立的營口營商聯合會;蓋州皮影戲、營口木浮雕、營口陳氏面塑、蓋州風箏等十幾項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集中展示,精湛技藝讓人嘖嘖稱奇。

  37歲的營商聯合會秘書長、義烏安陽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岩在非遺展區停留了很久。18歲離開營口,李岩的記憶裏還留存著街邊吹糖人、捏面人的手藝人。“到了今天的展會才知道,這麼多民族、地域特色技藝的根在營口,開枝散葉在營口”,李岩説,面塑、皮影、木雕,這麼多在文化上值得驕傲的好東西符合時代需求,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都有市場,營口完全能夠做好自己的文化産品、文化産業。

  黃瓜、生菜、蔥等時令蔬菜,蘸一下營口傳統大醬,這樣的搭配,是營口幾代人記憶中的“蔬菜沙拉”。受賜于晴天碧海,營口曾是東北産鹽中心,高品質的海鹽遇到了優質的東北大豆,加上包含著12道工序的一個“釀”字,成就了營口傳統大醬的百年傳承。為了讓濃郁的醬香味道長留,營口市不久前開展了“最好吃營醬”評選,海納食品有限公司的“鄭友和”品牌拔得頭籌,得以出現在今天的展示品鑒會上,並現場還原了古法釀造場景。

  除了營口版“蔬菜沙拉”,一道涼拌海蜇堪稱營口人的“海鮮刺身”。營口捕撈、養殖海蜇由來已久,4萬多營口人從事海蜇收購加工經銷貿易,足跡遍及及世界各地,國內海蜇加工企業80%以上由營口人開辦,為“敢為人先”的營商精神提供了又一個佐證。

  人們圍在品鑒臺前,拿起筷子,嘗一道涼拌或即食海蜇——此刻,鄉味是鄉情的最好慰藉。

  小提琴曲《歡樂頌》《梁祝》在會場響起,樂聲像從60多年前一路傳來。這座城市1952年開啟樂器生産歷史,曾和廣州、北京、上海一起,並列四大樂器生産基地。生産樂器的營口同時盛産音樂,營口隨處都有會做琴的、奏琴的、聽琴的,幾十年裏,數以百萬計的營口人因為音樂豐富了人生。或許,參會營商中,就有兒時被長輩攆上琴凳的營口“樂脈”傳人吧?

  資本用腳投票,營口以心相邀。深圳金展珠寶廣場總經理王振説,“多年之後再與營口親密接觸,不再是以一個小孩兒的眼光,而是多個角度地從細節感知,看到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也看到未來發展的空間。”營商們心中暗涌的鄉愁,化為建設家鄉的動力,積極尋找參與營口發展的契機和方式。

  擁有更多,天下“營商”的故鄉印象,從平靜走向澎湃。期待更多,天下“營商”的回歸之路,從茫然走向通暢。(記者 沈殿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