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120米長的溫室大棚,以40釐米至50釐米的間距密植1500多棵櫻桃樹,櫻桃樹不接觸泥土,全部由豆餅、麥麩等發酵配製的營養液提供養分。生産期過後,全部櫻桃樹進入冷庫休眠,直到另一個生産週期來臨。這項顛覆現有溫室櫻桃栽培模式的無土栽培新技術,在瓦房店市得利寺鎮研發成功,不久後將得到大面積推廣。這項新技術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大櫻桃上市時機——今年1月20日,第一批無土栽培大櫻桃在國內率先上市,因其果個兒大、口感香甜,價格最高時衝到每斤500多元,成為市場上備受歡迎的高端優質水果。整個棚室的收入,是傳統溫室櫻桃收入的7倍!
而從2月至今,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的得利寺大櫻桃一直供不應求,價格居高不下,讓往日縱橫國內市場的進口車厘子頓時失去了光彩。“憑得利寺大櫻桃的品質,我們現在就能‘叫板’進口車厘子了。”得利寺無土栽培技術的發明者李萬芝自信地説。
得利寺地處櫻桃種植“黃金緯度”北緯39°43′~39°49′,從1908年就開始栽植櫻桃,至今已有110年的歷史,成為東北地區櫻桃種植歷史最為悠久的鄉鎮。近年來,得利寺鎮櫻桃産業不斷發展壯大,露地大櫻桃種植面積已達2.75萬畝、135萬株果樹,保護地種植面積已達0.85萬畝,近3000個設施農業大棚、15萬株果樹,年産量達到1800萬公斤,全鎮人均櫻桃收入2.2萬元以上,佔人均純收入總額的80%。櫻桃産業成為得利寺鎮人發家致富的支柱産業。在2017中國櫻桃年會上,得利寺獲得了“中國大櫻桃設施栽培第一鎮”的美譽。2017年12月,“得利寺大櫻桃”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産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成為大連地區唯一一個獲得大櫻桃國家農産品地理標誌認證的鄉鎮。
得天獨厚的黃金緯度,特殊的棕壤土(含鐵量高)、山泉水、晝夜溫差大等地理條件,使得利寺櫻桃佔儘先天優勢,加上恪守古法(蜜蜂授粉、有機肥)種植,生産的櫻桃色澤鮮亮、口感脆爽、甜度大、富含鐵元素,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
儘管如此,得利寺人在發展櫻桃産業過程中,一直沒有停止技術創新的腳步。近年來,得利寺櫻桃技術人員率先攻克了櫻桃坐果技術、大樹移栽保活技術以及小樹高密栽培技術。鎮農技助理告訴記者,得利寺鎮目前正在全面推廣小樹矮化高密栽培,這項技術不但大大節省了投資成本,而且能夠實現機械采收,産量也提升10%~20%。而隨著“水培”、“氣霧培”等眾多無土栽培創新技術的自主開發應用,以及氣調庫、光照系統等現代化設施的廣泛使用,得利寺在人工科學控制櫻桃樹生長、開花、結果等領域已經走在了國內前列,達到了世界先進水準。
中國園藝學會櫻桃分會理事長、櫻桃種植專家張開春在考察得利寺鎮大東山溫室大區、西裏屯村大棚小區、長年大櫻桃無公害生産基地、蔡房身村五一小區和溫室無土栽培試驗區後表示,得利寺鎮的設施大櫻桃栽培技術已達世界先進水準,生産的大櫻桃果實個頭、光澤度和口感風味均已超過進口車厘子,果實品質可稱國際頂級水準。得利寺鎮政府因勢利導,積極打造得利寺大櫻桃品牌體系,增強市場影響力,全鎮現已註冊萃儷、櫻慕晴、櫻鄉紅、櫻得、遼南櫻等櫻桃知名品牌。“大連地區櫻桃去年在北京市場銷售量達到1萬多噸,超過全部銷售量的1/5,隨著種植面積和産量不斷提升,産銷對接不斷深化,以得利寺大櫻桃為代表的大連櫻桃還有更好的價值提升和發展空間。”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説。
得利寺不僅為大連設施農業爭了光,更為中國大櫻桃産業樹立了標杆。目前國內有大櫻桃的地方,就有得利寺鎮技術員的身影,而每年從這裡輸出的大櫻桃苗木,就達到20多萬株。
得利寺鎮黨委書記王志超告訴記者,“得利寺鎮要把得利寺大櫻桃做成全國第一品牌,做成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第一産業。”依靠品牌引領,産銷對接,目前得利寺大櫻桃線上線下銷售渠道通暢。全鎮現已入駐順豐、郵政等10余家物流企業。與此同時,全國各地櫻桃批發商到得利寺鎮進行櫻桃批發,每年來自全國各地的櫻桃批發商可達二三百家,大櫻桃日供貨量達10萬~20萬公斤。(記者 劉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