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厚葬示孝”到“歸於自然”,節地生態葬如何“叫好又叫座”?

2018-04-07 20:17:28  |  來源:新華社  |  編輯:董健雄   |  責編:陳夢楠

  清明時節,不少人掃墓拜祭,慎終追遠。作為一項消耗小、污染少的安葬方式,節地生態葬近年來在多地悄然出現,同時也成為國家重點推廣的殯葬方式。

  從“厚葬示孝”到“歸於自然”,節地生態葬如何“叫好又叫座”,得到更多人認可?近日記者採訪了多處生態公墓。

  “以樹代墓”,為子孫留下青山綠水

  不修墓穴、不建立碑,而將逝者骨灰葬于綠樹紅花之下。近日,記者來到遼寧省鞍山市弘蓮墓園採訪,初春的東北萬物復蘇,這裡成片的油松、雲杉、銀杏等在微風下搖曳,樹木間飄蕩的輕音樂讓園區毫無悲涼、壓抑之感。如果不是樹下襬放著刻有逝者名字、銘文臥碑或鵝卵石,記者還以為這是公園。

  像這樣的樹葬、花葬、草坪葬墓園在國內漸受青睞。瀋陽市骨灰入土植樹紀念林是東北最早新建的樹葬公墓,目前已安葬骨灰36萬份,綠化荒山1000多畝,而且安葬量正以每年七八千份的速度增長。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目前生態葬法的比例均已達到20%以上……

  白色公墓要求人們從這座山上開鑿石材,打磨、雕刻後擺放到另一座山上,每修造一座白色公墓就至少會毀掉兩座青山,久而久之在城市周邊留下一塊塊“牛皮癬”。相比之下,樹葬成本低,投入小,以鞍山市弘蓮公墓為例,平均每份樹葬售價3000元-8000元,不到傳統公墓的三分之一。

  “安葬一個人,種下一棵樹”的樹葬,不僅改變了“逝者與活人爭地”問題,還能較好解決荒山綠化困境。一方面,“以樹代墓”滿足中國人延續了數千年的入土為安思想,綠色樹木含有延續生命之意。“另一方面,這也為植樹造林籌集了資金,‘以墓養樹’保證了樹木存活率,將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片青山綠水。”鞍山市弘蓮墓園負責人葛繼紅説。

  不放鞭、不燒紙,樹葬帶起文明祭祀新風

  清明假期,外出掃墓祭拜的人多了起來。在弘蓮公墓,鞍山市馮志國愛心團隊10余名成員拉大提琴、彈吉他,在綠樹青草之間演奏逝者生前愛聽的歌曲、朗誦詩歌,團隊提供的免費音樂祭祀受到了市民歡迎。

  記者走訪幾家生態墓園注意到,綠色、環保的樹葬正帶起一股祭祀新風。在這裡,人們不放鞭、不燒紙,而是攜帶水桶和鏟子,給同親人相伴的樹木澆水剪枝,平整土地,從逐年長高的樹木中得到安慰……

  將母親安葬在弘蓮公墓的鞍山市民梅女士告訴記者,老人生前就比較開明,從電視上了解到“沒有立碑、一人一樹”的樹葬後就很認可。幾年前老人去世,兒女們多方詢問才找到這裡。現在有什麼煩惱、憂愁,她就來澆澆水、打理枝葉,坐在樹前説説話,心情得以放空。

  遼寧省民政廳殯葬管理處負責人介紹,每年清明前後,人們祭祀時放鞭、燒紙易帶來火災隱患,各地山林防火的壓力都很大;加上擺放的塑膠花被大風刮走後纏繞在樹上,造成的白色污染也很難清除。很多生態公墓先行一步,引導人們更有意義地表達和寄託哀思,引領起和諧、向上的文明祭祀風尚。

  上市公司福壽園國際集團將生態公墓建設與人文紀念、雕塑藝術、文化教育等方面相結合,打造國內獨特的人文紀念公園,改變了生態殯葬在人們心中的邊緣化印象。清明期間,前來上海福壽園祭掃父母的企業主郝平説,原先大家就想著多買點供品,多燒紙,現在這裡倡導給親人寫信、獻花、電子留言等,“這既是跟親人,也是跟自己對話,對內心是一種純凈和教育。”

  普及樹葬習俗任重而道遠

  日前,民政部等十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推動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將節地生態安葬作為殯葬改革的重點之一。業內人士認為,推廣節地生態葬,關鍵在於引導百姓扭轉觀念。

  葛繼紅説,一舉多得的生態殯葬之所以推廣難,難就難在一些商家為賺取暴利,想方設法倡導豪華殯葬,固化人們的傳統殯葬觀。比如有的公墓雇請花圈店、風水先生等幫助推銷,這些人為了提取高額回扣,自然會推薦高價墓地。而喪戶既然多花了錢,也偏向於見到更多實物。“於是很多白色公墓越修越闊,越建越大,造成了無謂的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殯儀學院院長盧軍據此認為,普及生態安葬需引導與規範並重。一方面,政府部門宜落實獎補政策,協會和媒體宣傳新理念,引導人們移風易俗;另一方面,主管部門在公墓審批中可加以傾斜,壓縮白色公墓規模,鼓勵樹葬公墓建設,並適當放寬其經營範圍。

  同時,民政部門還應該加強行業規範和監督,改革舊有的殯葬服務和經營模式。“各級民政部門可建立管理平臺,培訓殯葬從業人員,曝光不良商家。”盧軍説,給亂象套上一把“鎖”,才能為行業新風打開一扇“窗”!(記者 王炳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