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經濟”悄然融入沈城市民生活

2018-04-25 06:19:01  |  來源:瀋陽日報  |  編輯:董健雄   |  責編:陳夢楠

  近期,隨著自動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的不斷革新,以“無人洗車房”“無人超市”等為代表的新型消費模式已悄然走進市民生活,帶來智慧化的消費場景和體驗。近日,記者走訪看到,迷你KTV、自助按摩椅、自助販賣機等無人服務設施已大量進入綜合商圈,擺放顯眼位置,吸引不少市民圍觀“嘗鮮”。業內專家表示,“無人零售”的核心是無人化,是升級傳統消費模式的主要趨勢之一,今後由此衍生的無人經濟將越來越大。

  無人洗車房:6元錢就能自助洗車

  日前,市民張先生在體驗無人洗車房後逢人就説,“這種消費方式挺新鮮,只要用微信支付6元錢就能自己動手洗車,設備工具齊全,不僅鍛鍊了身體,車洗得還乾淨仔細。”

  在渾南南堤路上,從去年無人洗車房落戶後,陸續又開了幾家。記者在一家無人洗車房看到,該洗車房分為三個停車位,每個停車位裏都提供高壓清水沖洗、車內吸塵、擦車毛巾等設施用品,車主手機支付6元費用後便可自助洗車,20多分鐘便能完成清洗。

  投資無人洗車房的陳先生對記者説,這些年人力成本在逐年增加,投資這種店能節省一大筆人力開支,而且可以24小時營業為車主提供服務。

  無人超市:全程無人更流暢便利

  作為“無人經濟”的重要形式之一,24小時無人售貨超市日前在中街商圈與市民見面了。該超市營業面積20平方米,有各類商品300余種。顧客掃碼就能開門進超市購物,選購好商品付款時需要進入付款區,大螢幕上自動識別上架商品價格後,掃碼完成支付後,超市大門會自動打開,完成自助購物全過程。

  在瀋陽市政務服務中心,也有這樣一家無人便利店,裏面擺放的商品更加齊全,基本涵蓋人們需要的日用品。記者在現場看到,一位市民掃描門上的二維碼後便進了店,把自己需要的商品放在購物臺上掃描,顯示屏會立即顯示所購商品金額,用手機掃描二維碼支付相應金額後便完成了交易,整個購物過程很方便。

  “無人經濟”已融入百姓生活

  沒有服務人員參與,線上線下相融合,是這種新型消費模式的共同特點,而“無人洗車房”“無人超市”只是這種新生業態的冰山一角。 

  在某事業單位的公共區域,一排貨架上擺滿各類食品,一台冷櫃裏各種飲品擺放整齊,這就組成了簡單的小型“無人超市”,掃碼付款便可拿走商品,買東西全憑自覺。因為形式新鮮,購物還有“滿減”優惠,所以很受這家單位員工的歡迎,幾乎每天都有專人過來補貨。

  “迷你KTV”是這兩年出現的新奇東西。不足兩平方米的獨立空間,有高腳凳、麥克風、耳機,再加一個觸屏操作臺,就成了迷你KTV。記者看到,這裡沒有人服務,只要拿出手機掃碼登錄,然後點歌付費,就能盡情K歌。

  逛商場,看電影,經常能看到無人按摩椅,這也是科技帶給我們的高品質生活。在電影院等待電影開場,無聊時你還可以打開手機上的微信、支付寶APP,掃一掃按摩椅上的二維碼,便可悠然地躺在上面,享受放鬆一刻。

  智慧快遞櫃更不用説了,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快遞到了,家中無人照樣接收,為網購一族提供了不少方便,也免除了快遞員的奔波之苦。

  這些“無人經濟”範疇的服務項目,如今早已融入百姓生活。

  “無人經濟”將越做越大

  這些年,從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共享自行車等“共享經濟”,再到現在無人洗車、無人超市等“無人經濟”,説法看似新穎,但形式都離不開“無人”二字。實際上,人們對這些也並不陌生,它們之前更多的是以“自助”形式存在,只是現在應用更廣了,科技含量更高了。

  就目前而言,“無人經濟”只是巧妙地抓住了消費者碎片化時間裏所蘊含的商機,成為一種新興消費模式存在於現實之中。去電影院看電影,休息區擺放的“娃娃機”最為代表,它為顧客在觀影前提供了多樣化娛樂服務,還能有效盤活閒置空間,增加經營收入。

  “無人經濟是在科技發展進步,人工、房租成本遞增等多重背景下應運而生的,目前主要出現在勞動力比較密集的服務行業。”投資專家孫琦分析認為,現在“無人經濟”與傳統的“有人經濟”和諧共生,沒有根本衝突,主要因為零售服務業本身就存在消費者追求快速便捷、品質消費等多元化需求,而且“無人經濟”正處於技術升級、消費升級的關口期,只是實現了支付階段的無人化,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零售,未解決供應鏈、補貨擺貨等一系列問題。

  從長遠來看,“無人”是發展趨勢,不可阻擋,由其衍生的“無人經濟”只會越來越大,無人飛機、無人駕駛汽車、無人商場、無人銀行等都將陸續進入我們的生活之中。有專家預測,未來5年至10年,實體店、百貨店、超市等都將面臨一場因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顛覆和衝擊,眼下只是一個開始。(記者 孫明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