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駐足觀看非遺攝影作品展。(攝影 劉鑒卿)
6月9日上午,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遼寧)大連主場城市活動在勞動公園盛大舉行。這也是該主題日活動首次落戶大連。當天,精彩紛呈的非遺展演和非遺技藝展示,讓現場千余名觀眾零距離感受了非遺文化的魅力……
【現場】
精巧細緻的剪紙、憨厚可愛的虎頭鞋、栩栩如生的面塑、精美絕倫的景泰藍、純真質樸的麥秸畫……精湛的手工技藝吸引著人們駐足欣賞。眼看著軟塌的糖稀在藝人手中揉捏、吹氣,便立即變成了一隻靈動的小老鼠,孩子們高興得鼓起掌來。幾位俄羅斯遊客還拿起了剪刀,有模有樣地學起剪紙來。不過短短幾分鐘,他們便擁有了自己的第一件剪紙作品,興奮不已。6月9日上午,在勞動公園荷花池畔,映入記者眼簾的,正是這一幅幅生動美好的畫面。
創新性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遼寧)大連主場城市活動的顯著特點。本次活動亮點有三:一是創新展示展演形式,打破傳統非遺傳承人表演模式,組織參加“薪火相傳”非遺傳習所進校園傳承培訓的中小學生學員現場展示;二是創新使用總分會場模式,主會場展示動態舞臺表演項目,分會場展示互動性項目和靜態項目,使群眾能多角度體驗主題日活動,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魅力,共享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惠民價值與樂趣;三是創新推廣方式,為擴大社會參與度和互動體驗,使用中國文化網絡電視直播系統,在國家公共文化雲平臺上進行現場直播,市民可以通過電腦、手機APP、微信搜索“國家公共文化雲”觀看直播,並獲取一站式數字公共文化服務;四是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性、活態性和實踐性,主題日活動邀請到被列入首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的大連核雕、莊河剪紙等重量級非遺項目參與展示,這些也是我市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成果。
記者在現場看到,主會場舞臺上,金州龍舞、大連長穗花鼓舞等國家級、市級非遺項目接連登臺。為加強非遺共享,特別邀請的新疆石河子、貴州六盤水展演隊伍為市民帶來民族器樂演奏演唱和原生態民族歌曲演唱,讓觀眾感受不一樣的民族風采。獅子廣場分會場上,由剪紙類、皮影類非遺傳習所學生們帶來的剪紙展示及皮影舞蹈展演,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
特別打造的“文苑觀戲”分會場上,復州雙管樂、復州鼓樂、大連吹咔樂、遼南二人轉等傳統戲劇、曲藝類非遺項目唱響舞臺。非遺優秀項目展示區內,各大類別近50個非遺項目各顯特色,各項目傳承人親臨現場進行展示:在“美食生活”區,傳統製作工序帶來的家鄉風味吸引了眾多市民品嘗;在“妙手絕學”區,宮氏摸骨順經、中醫蹺蹂術等非遺項目帶來了中醫的博大精深;在“巧手畫繡”區,金州五穀畫、莊河剪紙、金州農民畫讓市民們徜徉于傳統美術的華彩魅力;“匠心獨運”區的大連貝雕、普蘭店秸稈(木棍)手工技藝傳承人等能工巧匠們以非凡的技藝和手作精神引來市民的陣陣驚嘆。同時,為讓市民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大連非遺,活動現場特別進行非遺攝影作品展,以攝影這一形象化的記錄手段,展示大連地區國家、省、市三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及其傳承人的生存狀態、精神風貌和藝術追求,許多市民在展板前駐足欣賞,了解非遺。
大連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楊傑介紹説:“2006年起,我市開始舉辦‘文化遺産日’活動,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都會為市民獻上一場豐富多彩的非遺文化盛宴,到2016年,連續舉辦了十一屆。2017年起,隨國家調整,將‘文化遺産日’更名為‘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到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主題日活動已成功舉辦了兩屆。十三屆大連非遺主題日活動,舉辦規模越來越大,參與人數越來越多,從單純的靜態展示到動靜結合,從單一的圍觀到互動,每一屆的非遺主題日活動不僅是大連非遺保護成果的集中展示,也讓優秀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融入了現代生活,正應了本屆活動的主題——多彩非遺,美好生活。”(記者 彭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