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條街道,洗得底色畢現;一個個果皮箱,擦得乾淨光鮮……正是因為環衛人的默默堅守,城市變得越來越整潔、亮麗。7月2日,在遼中區北一路區委黨校附近,雖然已經晚上8點,可負責這一路段的環衛工人還在崗位上掃保路面,清運垃圾。遼中的環衛工作如何進行,環衛設施今年會有哪些變化?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全天候巡查 垃圾清運不過夜
“要做到垃圾不過夜,各個收運點位,我們一天到晚得走上七八個來回兒,隨時發現隨時清走。”遼中區環衛處第一清掃隊隊長秦亞楠説。為縮短垃圾落地時間,遼中區環衛工人日均在崗時間都在10小時以上,政府路、商業街等重點區域,實行輪班制,掃保時間超過16個小時。同時,遼中區環衛處還與全區1350家餐飲單位簽訂了餐廚垃圾收運協議,並開通了夜間動態清運保潔車。
要做到垃圾清運及時,除了依靠環衛部門認真細緻的工作外,便於市民投放垃圾的衛生設施也必不可少。記者在遼中區政府路上看到,夜幕的籠罩下,一個個閃爍著霓虹燈光的太陽能垃圾箱,如一座座色彩斑斕的“光界之門”,照亮了整條街路,為整座城市增添了無限的靈動與活力。像這種有垃圾分類功能設置的垃圾箱,在城區共安裝配備了1000個,它們靠太陽能供電,垃圾箱的發光箱體作為公益廣告的宣傳窗口,既美觀,又實用。
今年以來,遼中區每天出動376名掃保人員,共清運城區生活垃圾17000噸;清理背街小巷積冰、積水5300立方米;清理城市無主建築垃圾16800噸。
便民化設計 公廁設施大升級
“咱們這是棚戶區,上廁所都得去公廁,以前別提多費勁了,離家遠不説,裏面還臟得下不去腳。現在好了,移動公廁就在家門口,乾淨又好用。”家住平安社區的王大娘笑著對記者説。
環衛設施的設置體現著城市基礎設施水準和文明程度。遼中區環衛部門為解決老城區棚戶區人口稠密,公共面積小、無上下水等問題,對城區公廁進行了升級改造。目前,已經投資549萬元,再建水洗公廁15座,環保公廁18座。其中,15座水洗公廁的土建工程已全部完成,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及水電工程施工;18座免水衝移動環保公廁,已有5座安裝完成。
同時,公廁保潔要求也一併提高。可見處隨臟隨掃,保潔工具不離手……這些公廁保潔員新規的實施,一改以往人們對公廁“臟亂差”的傳統印象,塑造了衛生城市文明整潔的新風尚。
接下來,遼中區將著手對轄區內無條件安裝固定無障礙設施的公廁,集中增設移動坡道和帶扶手的殘疾人廁椅,為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使用公廁提供便利。
(記者 劉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