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沈河區上半年新增市場主體10131戶

2018-07-09 15:51:48  |  來源:瀋陽日報  |  編輯:楊海峰   |  責編:董健雄

  7月2日上午10時,在瀋陽市沈河區政務服務中心,想趕在世界盃期間開業的李秀英如願以償地拿到了“食品流通許可證”。她長舒一口氣説:“早一天拿證,我就可以早一天掙錢。網上預審、提前預約,到這兒有專人全程幫辦,這樣的VIP服務真帶勁兒!”

  像李秀英這樣,如今選擇在沈河區創業的企業和個人越來越多。今年上半年,沈河區新增市場主體10131戶,同比增長45%。市場主體的活躍從一定程度上顯現出地區良好的經濟活力,所到之處皆是熱土,所遇之人皆是益友,這是沈河營商環境轉變給投資興業人的感受。

  哪有問題就改哪

  “企業和群眾的痛點,政府服務的盲點,就是我們營商環境建設的重點。”沈河區相關領導表示,工作中,他們堅持問題導向,從企業和群眾反映最突出的問題入手,堅決革除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和一切束縛發展的行為習慣陋習。

  審批時限長,辦事效率低怎麼辦?“全網預審、只跑一趟”的政務服務一站通平臺在遼寧省率先打造,將審批時限壓縮60%。審批不公開不透明,怎麼辦?全網進度查詢。辦事等候時間長,怎麼辦?網上預約服務。仲介服務不透明,怎麼辦?打造仲介超市直通車,企業和群眾可自主選擇仲介服務。沈河區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在實施“兩集中兩不出”模式的基礎上,堅持在政務服務方面大膽改革,探索通過線上審批流程再造,推動線下體制機制的改革,盡最大可能優化審批流程,所有的審批項目實行區、街道、中心聯動、限時辦結,並推行“全程限時代辦”服務。

  今年上半年,在沈河區全部528個辦理事項中,已有493項可實現網上預約,佔全部事項的93%;可以網上辦理的審批事項達409項,佔全部事項的77%。

  “寧可‘折騰’自己,絕不‘折騰’企業和群眾。”沈河區領導擲地有聲地説:“營商環境的建設,便企利民就是方向,通過逆向思維倒逼改革,由不得你不改、不減、不放! ”

  5月底,距離佳兆業開業只有不到一週時間,可首批入駐的39家企業還沒來得及辦理開業需要的相關手續。難道眼看商家商機流失?區政務服務中心主任楊曉丹聯合窗口審批人員趕到佳兆業,現場提供上門審批服務。截至目前,沈河區已成功為瀋陽市徽商會館、瀋陽市盛鑫電子商務産業園等各類企業近千家提供了幫辦及上門服務,贏得了企業和群眾的高度認可。

  針對以往各部門條塊分割、無法聯動的情況,沈河區打破了原有部門的束縛,推出了個性化的“按需服務”和全程幫辦,實行上下游、多部門聯動。上個月剛開業的新陽光幼兒園即是受益企業。“我們企業法定代表人從新加坡學成歸來,立志要在瀋陽市辦一所與國際接軌的幼兒園。起初,辦批件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沒想到是速決戰。”幼兒園負責人李爽樂呵呵地説。按照以往的工作流程,需要在教育審批窗口先準備好教育審批的材料,然後再去市場監督、稅務、消防……全程幫辦後,避免了以往“上游不管下游事”的現象,變企業跑腿為部門跑腿,要件在各窗口流動、後臺流轉,新陽光幼兒園的手續只跑一趟就辦成了。

  我們就在群眾身邊

  便企利民一系列舉措的研究出臺,折射了體制機制的改革,更是折射了作為工作主體的廣大黨員幹部工作作風的轉變。沈河區注重發揮黨員的引領作用,進行初心教育,突出政治導向和實幹導向,通過加強績效考核、強化督查督辦、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和激情。在為民服務中,沈河區堅持換位思考,以群眾的立場、從群眾的角度審視工作、優化舉措。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越來越多,構築了“親”“清”的政商關係,更是夯實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在新北站街道,為方便“上班族”辦理業務,他們推出了“365天×10小時服務無間隙”承諾,保證可以全天候、無空隙為民服務。在大西街道,他們推出定向、定時、定責“三定服務法”,為行動不便的群眾提供預約上門服務。

  在老舊小區居多的南塔街道,面對居民辦理業務需求量大的現實,他們在瀋陽市率先提出全街通辦,推行審批“網上共享”,實現了全街7個社區、33項民生業務的通辦。

  便民服務的探索永無止境。在全街通辦的基礎上,沈河區進一步減少了服務層級和辦理環節,打破地域限制,實現了醫保、老年證、就業創業證、養老保險等33項民生業務的全區通辦。簡化審批流程,進行扁平化管理,只要戶口在沈河,家門口的社區就能辦理33項業務。工作忙、行動不便,更是一個電話,社區上門取件辦理。

  “以前聽朋友説,辦理生育指標至少得請半天假,需要到戶口所在社區辦理,要是材料帶不全一次還辦不完。我的戶口在皇城街道正義社區,可我住在南塔街道富民社區,幻想著在家樓下社區就把指標辦了。沒想到,幻想成了現實!我的夢實現了!”7月4日,沈河區居民李潔高興地説,“朋友都羨慕我,作為沈河人我是真驕傲。”(記者 張晶 劉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