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位於大連市普蘭店區楊樹房街道趙家村的永鴻服裝有限公司經理王永文提前兩個小時上班來到廠裏,安排工人把5000套服裝包裝裝車,運到大連機場,發往韓國。40多歲的王永文出國打工近20年,幹的是服裝業,學會了加工技術和管理。2010年3月,他把掙的洋錢帶回家鄉趙家村第一個辦起了家庭服裝廠,加工各類服裝80%出口國外,少量國內銷售。王永文告訴記者,像他這樣出國打工,回鄉幹服裝行業,全村還有六七家,幹其他行業有10多家,企業上班的工人全都是本村本街道富餘青壯勞力,趙家村也成了遠近聞名的“企業村”。
2010年前,趙家村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業村,全村930戶,2830多人口,都“啃”著7000畝的“一畝三分地”,收入極低。為了生計,70%的青壯勞力走出家門國門,到日、韓等國家打工,被稱為“打工村”。隨著打工的人年齡不斷增大,在國外打工受到限制,同時由於農村改革開放不斷深入,選擇回鄉創業的年輕人也多了起來。村上了解到這一現象後,也開展了轉型調整結構,號召動員外出打工人員回鄉創業,把在國外學到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知識帶回來,在家門口辦企業,振興村級經濟,村上為他們搭起平臺,調地、流轉土地、辦證建廠(企業),村上做好各項服務,排憂解難,一路綠燈。到2016年,300多名回鄉人員辦起服裝廠、出口木制餐具、高鐵列車部件、機械維修、海水養育苗、中藥材加工物流等17家,年創産值1.2億元,佔全村總産值80%以上,村級集體收入也相當可觀。企業發展強了村,富了民,全村90%的青壯勞力進企業上班,在家門口捧上致富的“錢袋子”,再不用離開家鄉出國打工了,趙家村“打工村”如今沒人叫了。
這個村的中藥材種植基地是由大連康緣中藥材公司經營,趙家村為其流轉1300畝土地,專門成立了土地股份農業專業合作社。大連康緣中藥材公司與入社村民簽訂發展協議,種植玉竹、龍膽草、葳靈仙等10種中藥材進行粗細加工。設施農業、中藥材種植解決了趙家村單一種糧收入低的舊模式,減少玉米種植面積2500畝,增收500多萬元。
村會計拿出全村收入賬來給記者看説:“到去年,趙家村人均收入達到2.8萬元,村民腰包鼓了,村民腰板也壯了。”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大連市勞動模範高憲良説,村裏有了錢,全都用在民生上。他們在村中心地帶建起文化廣場、文化長廊、休閒公園、觀賞花園等農家樂設施,90%以上的村民家通上自來水,90%農戶實施改新廁,村屯主要路段安裝上了路燈,全村道路全部硬化,村屯河道全都清淤,使水清岸綠。考上大學的學子村上每年獎勵千元,村上百名小學生坐校車的候車點都建了防寒保暖,夏季避雨防雷的安全候車室。
村企業的發展壯大,也有力地帶動了設施農業的崛起。他們圍繞201國道和濱海路兩側發展路邊經濟和都市農業,建起1200畝的草莓大棚——源豐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引進日本先進管理技術模式果菜觀光園區;棚露大櫻桃悅利採摘遊覽園區;裕豐現代智慧化蛋雞養殖園區;年實現總産值1000萬元。(記者 石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