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淩源市努力探索城市基層黨建之路

2018-07-19 11:11:33  |  來源:遼寧日報  |  編輯:李靜   |  責編:董健雄

  朝陽淩源市努力探索城市基層黨建之路

  客車社區黨員志願者為癱瘓老人服務。圖片由淩源市委組織部提供

  近幾年,朝陽淩源市的社區建設步伐越邁越快,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非常高。“2001年剛成立社區時,一窮二白,一間不足15平方米的辦公室,連像樣的桌椅都沒有。我當時工資180元,成立社區秧歌隊時,連給秧歌隊買扇子、喇叭的費用都不夠。”淩北街道紅山社區黨委書記陳桂芹對記者説,“現在辦公室足有400多平方米,擁有11台電腦、5台影印機,還有印表機、照相機、錄影機等現代化辦公設備,我們有更強的力量為民服務了!”陳桂芹還告訴記者,這些變化是淩源市社區黨建水準的快速提升帶來的。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社區作為黨和政府在城市工作的基礎,是各類矛盾問題匯集的第一線。要想把矛盾化解在萌芽,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就要不斷增強社區黨建工作水準。淩源市在實踐中,以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作為社區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創新機制載體,探索出一條發揮黨員作用,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的有效途徑。

  資源向社區傾斜,使基層黨組織有能力服務

  2017年,淩源市調整黨建工作領導體系,新設城市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由市級分管領導牽頭負責,對城市黨建工作進行研究謀劃、督促落實。建立黨員領導幹部基層黨建聯繫點制度,為街道、社區研究解決困難和問題。

  淩源市委統籌各方力量,從硬體保障、隊伍建設、經費投入等方面為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保駕護航。堅持力量向基層下沉、資源向基層集聚、政策向基層傾斜,通過新建、置換、開發返還、購置、共駐共建等方式投入資金3300萬元,使全市40個社區活動場所面積全部達到400平方米以上,打造成為集社區辦公、黨員活動、居民議事、文化娛樂、衛生保健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服務中心。

  利用社區換屆契機,市委組織部面向全社會公開招聘39名具有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平均年齡在35周歲以下社區專職副書記,為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增添動力。

  實施黨建工作指導員制度,街道、社區兩級黨組織根據工作實際需要,向轄區內其他黨組織派駐優秀黨務工作人才進行面對面工作指導,推動黨建工作規範化開展。

  建立市鄉兩級黨建工作經費保障機制,按照財政收入2‰的比例建立基層黨建基金,把社區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保證每個社區工作經費3萬元、黨建經費2萬元、專項服務經費10萬元全部及時足額撥付到位。淩源市還陸續出臺了《淩源市社區書記、副書記管理考核辦法(試行)》《淩源市社區幹部管理辦法》和《淩源市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激勵考核辦法》。每年還對社區書記、主任進行不少於3天的集中培訓,依託基層幹部大講堂、社區幹部培訓班等載體,每月對社區幹部集中培訓不少於1次。

  為留住人才,淩源市為社區書記主任解決了醫療和養老保險問題,並逐年提高社區工作者的工資標準和工作待遇。

  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極大地增強了城市基層黨組織的力量,全市各個社區呈現出一派幹事創業的氛圍。

  主題社區建設讓服務群眾科學化、規範化

  83歲高齡,身高不到1.5米,郭愛芳老人看上去瘦小孱弱。但就是瘦小孱弱的她,每天清晨都要義務清掃社區公共廁所。這樣的善行義舉,老人堅持了30多年。

  郭愛芳居住在淩源市淩北街道客車社區。2015年,客車社區進行“打造雷鋒社區,構建幸福之家”主題社區建設工作,經過居民一致認可,郭愛芳成為客車社區學習雷鋒的一面旗幟。

  客車社區位於城鄉接合部,人員複雜,治安曾經非常混亂,一度成為淩源“最不招人待見”的社區。朱海鳳2014年12月起擔任淩北街道客車社區黨總支部書記,她決心從解決群眾民生小事入手,讓社區面貌煥然一新。在上級的支持和她的帶領下,困擾居民20年的污水溝污染環境問題和偏僻路段垃圾山問題很快得到解決。社區黨總支累計為居民辦實事、好事達310余件次,在居民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社區風氣一舉扭轉。社區中的文明小區是棄管小區,但文明小區的居民王平、劉國偉、馬福祥等人,發動居民安裝了電動大門、監控設備、院內電燈,增加小區安全系數,還帶動小區居民清潔院內衛生;老黨員李佔友不聲不響做了很多好事,誰家有大事小情都去幫忙;修奶奶多年堅持義務清掃樓道……在文明小區裏處處洋溢著文明新風。

  客車社區主題社區建設的成功經驗很快在淩源全市推廣,目前已涌現出了雙圓西“365幸福家庭日”社區、鑫泰“580惠民”社區、鴻淩“四勤”社區、配件“親情”社區、鴻遠“陽光法治”社區等等,每個社區都有鮮明的主題。

  各社區不但有了自己的黨建品牌,找到了提升服務水準的抓手,有的社區還更進一步,在社區內部再細化精化服務工作。

  例如北街街道糧市社區將社區分為“六型網格”,每個網格設定一個主題,以主題為側重開展服務工作。例如,將困難家庭和老年人多的第一網格區定為關愛型網格,廣泛動員社區黨員、志願者和共建單位為轄區困難家庭和老年人送溫暖、獻愛心;將流動人口集中、情況較複雜的第四網格區定為平安型網格,積極開展“平安家庭”“平安單位”“平安社區”等創建活動,並將這些創建活動與宣傳防火防盜知識、開展法律知識講座、慰問困難群體以及民事調解、黨員義務巡邏等活動相結合,著力解決社區在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社區與駐街單位共建共享,服務功能進一步放大

  “融合共建”是新形勢下充分調動和發揮在職黨員進社區,參與社區建設、管理、服務的有效形式,也是形成市直單位、街道社區良性互動,資源共享,構建社區黨建工作大格局的一項重要措施。

  淩源市通過建立聯席會議和協商議事制度、簽訂《共駐共建協議書》、推行“社區共建”承諾、實施情況通報制度等方式推動黨組織深度融合。

  “融合共建”首先是組織共建。社區與結對單位黨課一起上、志願服務一起搞;每月溝通一次黨建情況、每季度進行一次互訪學習、每半年進行一次黨建互評、每年進行一次聯合述職。通過這種方式,社區與結對單位建立了緊密聯繫,實現資源共享。

  例如,淩北街道紅山社區與淩鋼小學黨組織合作,在學校內創建了留守兒童之家。在北街街道西街社區,由黨員和愛心人士經營的超市、藥店、飯店、糧店、家電維修等商家被納入服務網絡,商家在保證商品品質的前提下,對於社區認證的特殊群眾,以低於市場價格提供上門服務。北街街道天元社區通過組織助學助困活動,幫助十多名貧困學生走入大學校園。據統計,全市社區黨組織開展的公益募捐活動累計捐款20余萬元,救助貧困母親和留守兒童82人。淩源全市的社區今年已組織開展義診244次,服務群眾1.2萬人。

  結對單位無償培訓社區勞動力,從中吸收合格人員成為員工,緩解就業壓力;在社區設立初級加工點或辦事處,有效增加居民收入;與社區聯合開發項目,為社區提供資金、技術、人才等等。

  不僅僅是服務了群眾,“融合共建”還使街道、社區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得到顯著提升。在每月固定黨日活動當天,轄區內黨組織主動參與社區組織的集中學習、環境衛生整治、走訪慰問貧困戶等各類活動。 

  “融合共建”在擴大黨組織服務群眾覆蓋面的同時,也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影響社會和諧的因素。年初以來,全市街道社區黨組織與轄區內黨組織共同努力,累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556件次,幫助離崗失業人員、大齡就業困難人員、大學畢業生700余人實現創業就業。(記者 王雲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