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音樂學會第二十屆年會上,演員表演復州鼓樂。
7月15日至19日,由中國傳統音樂學會主辦、瀋陽音樂學院承辦的中國傳統音樂學會第二十屆年會在瀋陽音樂學院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沈音,以“傳統音樂在當代的傳承、流變與可持續性”為主題,針對以“一帶一路”與傳統音樂研究、非遺保護與傳統音樂教育、傳統音樂的當代應用研究、東北傳統音樂研究暨區域音樂研究、傳統音樂影像志及數字化實踐與研究等議題進行交流和探討。
信息技術讓傳統音樂重煥生機
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保護和傳承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維護地區音樂文化生態平衡,是近年來文化界和藝術界學者關注的焦點。
中國傳統音樂是指我國人民運用本民族固有方法,採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創造的,具有本民族固體形態特徵的音樂,不僅包括在歷史上産生流傳至今的古代作品,還包括來自民族民間的近當代作品。
如何在文化生態視角下保護與傳承傳統音樂文化?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中國傳統音樂學會副會長蕭梅做了題為《數字時代的傳統音樂生態與研究》的學術講座。
在數字時代,地方音樂可以利用媒體傳遞出它的聲音,一些原創音樂可能會復興,多種音樂文化、多種聲音會得到傳承和發展。信息化、數字化完全可以為傳統文化所用,促使傳統文化重煥生機。
數字媒體真的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嗎?蕭梅認為,我們要抓住機遇,充分利用數字技術,真正讓傳統音樂文化成為重要資源。我國從2004年開始,對傳統文化進行收集、整理、保存,無論從國家層面還是學校、民間層面,都開展了大型文化資源數據庫的建設,用數字技術保存瀕於失傳的民間音樂。
蕭梅參與了一些數據庫的工作,並在2015年與博物館進行了跨界合作,做樂器的數據收存。她説,樂器的很多信息單純靠博物館是展現不出來的,展品與其背後的信息結合起來才完整,用線上展、虛擬展的形式可以將展品完整地展現出來。不能把傳統音樂變成“活標本”
在現代西方音樂文化的衝擊下,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情的傳統音樂文化正在走向衰落,如何保護、傳承傳統音樂文化,維護文化生態平衡?專家認為,我們要利用各種渠道加大對傳統音樂的宣傳,推動傳統音樂的保護。
2009年9月28日,“貴州侗族大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四川音樂學院教授楊曉以侗族大歌作為研究對象,她説,2014年舉行的“首屆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賽”是侗族大歌載入人類非遺名錄以來,以政府為主導舉辦的波及區域最廣、影響力與宣傳力度最大的活動。透過這場以保護髮展非遺項目為目標的舞臺展演,我們可以從語言文辭、音樂形態、曲目曲庫、展演樣態、服裝化粧等角度對其進行分析,不僅能觀察到侗族大歌表演在當代民間與舞臺之間的張力,也能了解到在傳統與現代交織中,侗族大歌呈現的幾種並行不悖的審美標準。
專家認為,文化生態視角下,對於傳統音樂文化的搶救、保護和傳承,一定要跳出“死文化”的陳舊觀念,不能把傳統音樂文化變成“木乃伊”“活標本”。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數字化的技術力量,借助大眾流行文化巨大的承載力和傳播力,使傳統音樂文化以鮮活的形態,滲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成為大眾文化趣味、藝術審美的一部分,使傳統音樂文化再度獲得繁榮。
本屆年會為民間音樂藝術家們搭建了交流與展示的平臺,向社會各界展示了中國傳統音樂的發展成果,對提高中國傳統音樂的關注度、擴大傳統音樂在民眾中的影響力具有積極作用。(記者 楊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