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電影講述瀋陽旗袍文化

2018-08-07 13:20:12  |  來源:遼寧日報  |  編輯:李靜   |  責編:董健雄

用微電影講述瀋陽旗袍文化

  《旗袍,一首流動的古韻情詩》拍攝現場。

  在開滿鮮花、蝴蝶飛舞的小路上,穿著繡滿蝴蝶旗袍的小女孩歡快而行……這是一部公益微電影的影片場景。8月1日,由遼寧出版集團遼寧電子出版社原創的《旗袍,一首流動的古韻情詩》在瀋陽開機。

  該微電影講述一個女人與旗袍的故事。她從小喜歡旗袍,一生擁有3件旗袍——8歲、18歲和28歲,在這三個時間節點擁有了3件旗袍。她一生都研究旗袍文化,讓中國旗袍從瀋陽走向世界。

  這部微電影拍攝的不是簡單旗袍服飾,而是挖掘瀋陽地域文化——旗袍文化。説到旗袍文化就不能不提清文化。

  據史料記載,1636年4月11日,皇太極率文武百官在盛京城德勝門外的天壇祭告天地。他在祝文中説:“勉徇群情,踐天子位,建國號曰大清,改元為崇德元年。”正式宣告了清朝的建立。接下來,朝廷次第頒布了宗室王公與福晉、諸臣頂戴品級服色等制度。“削發易服”,旗袍從此成為后妃、格格等旗人的法定服飾,成為滿漢通用服裝,盛京(瀋陽)也由此成為“旗袍故都”。

  旗袍是中國女性的傳統服裝,因滿族曾被稱為“旗人”而得名。旗袍服飾的發展經歷了旗女之袍、民國旗袍、現代旗袍等諸多階段,並以其古雅、清麗的風格歷久彌新,散發著穿越時空的魅力。作為“一朝興發地、兩代帝王都”的瀋陽,是旗袍開始成為清朝國家禮服的誕生地。旗袍從瀋陽故宮鳳凰樓起步,走進北京,走向全中國。

  微電影《旗袍,一首流動的古韻情詩》從不同側面、不同年代描寫旗袍的發展故事,全面展現了旗袍與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歷史文化傳承。

  該微電影以第一人稱方式進行敘述。比如,18歲生日那天,女兒收到母親送的精緻禮盒。女兒説:“母親送我的成人禮就是一件煙粉色的旗袍。撫摸著那細膩的綢料、精緻的刺繡,我欣喜若狂。母親對我説:旗袍的魂,是要女子用蕙質蘭心去滋養的,若是不理解旗袍的魂,便穿不得它。我凝望許久,捧著旗袍的雙手因為興奮而顫抖。”

  從1636開始,作為清朝國服的旗女之袍,瀋陽與旗袍的故事講了300多年。

  在微電影中,從女孩到一個女人,從8歲時穿的第一件旗袍,到18歲時穿的第二件旗袍,再到28歲時穿的第三件旗袍。穿旗袍的女人,有著長長短短的故事。28歲結婚那天,她穿上了最好的設計師為她量身訂制的龍鳳呈祥錦繡旗袍。後來,她自己做旗袍,研究旗袍文化,把旗袍做成産業,使旗袍走向世界。

  談到為何拍這樣一部微電影時,該微電影出品人兼編劇、遼寧電子出版社社長孫新發説:“旗袍是歷史人文與唯美藝術的完美結合,仿佛一個美麗女子穿越時光隧道款款而來,娓娓訴説著紛紜的歷史和浪漫的故事。旗袍,就是瀋陽這座城市歷史中,溫柔而又剛毅的魂。”(記者 楊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