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1945年的這一天,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8月14日,記者在瀋陽著名抗戰文物民間收藏家張廣勝的“家庭抗戰紀念館”裏,被一件兒童穿用的“小棉袍”所吸引。
這件看似普普通通的“小棉袍”,長約90釐米,寬約50釐米,質地為精紡棉布,底色為白、藍相間。衣服正面斜襟上的兩條白繫帶自然下垂,是純正的手工製作。
張廣勝説,這件“小棉袍”看上去很平常,但是它的擁有者卻是當年日本在中國東北的開拓團大人物,這是他兒子所穿用的,“你看,在衣服的印花圖案上,你會發現令人吃驚的秘密。”
記者認真翻看了這件“小棉袍”,只見它的布面花樣是由四個單獨不同的圖案所組成,並有紅黃藍白黑等色彩。仔細看每一個圖案的內容,就會讓人聯想起87年前,日本在瀋陽發動“九·一八”事變後,為中國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
“小棉袍”上再現的圖案呈正方形,每個圖上的白色小圓圈裏都明顯地印有中國“長城和城鎮”的圖案,四個圖案分別是“一名日本指揮官,揮舞指揮刀,帶領一群日本士兵衝鋒”;“日軍坦克裝甲車開足馬力,掩護手持長槍的日本士兵前進”;“一個日本士兵,手握三八大蓋槍,牽著一條張著血盆大口,吐著血紅舌頭的狼狗在搜索”;“日軍軍用飛機在狂轟濫炸中國的城市、鄉村。”
記者了解,在許多歷史資料中有這樣的記述:“日本從1868年的明治維新以後,在發展資本主義的同時,迅速走向軍國主義道路。為了侵佔中國,日本統治者長期向國人灌輸皇國史觀,16歲以上青少年都要參加武運武道練習。特別是對4歲、5歲的兒童進行軍國主義教育,使他們在心靈和頭腦中從小就牢固樹立起軍國主義思想……”
這件看似平常的“小棉袍”,不但深刻地揭示了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的滔天罪行,同時也為專家學者們深入研究日本的“侵華戰爭史、殖民統治史、移民開拓史和日本遺孤史”等,提供了有力的實物佐證。(記者 陳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