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七夕的傳統與美好

2018-08-17 10:01:31  |  來源:瀋陽晚報  |  編輯:李靜   |  責編:董健雄

  圖片默認標題

  圖片默認標題

  圖片默認標題

  在黨中央大力提倡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今天,又喜迎七夕節,這就要求我們牢記並切實踐行習近平主席反復強調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和精神命脈,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造性發展;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

  七月初七為什麼會成為節日呢? 其中是有著中華民族傳統風俗文化的基因的。作為數字的七,在世俗生活與宗教活動中都是很重要的。例如:我國古代以正月初七為人日,即人類的生日;有些地區傳承著七夕節祭祀先祖的風俗;地母生萬物,有些地區把土地神的生日安排在七月七;也有把七月七作為仙人降臨或凡人飛升成仙的日子,意味著人的長壽不老,祈求人的生命長久也是七夕節的一個重要內容。

  我們説七夕是有著厚重的、美好的歷史文化內涵的,那是因為它體現著我國民眾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從東漢時期開始,七月初七逐漸成為了有著多彩民俗活動的節日。古老的生殖崇拜文化使人們在七夕節或“乞子”或“定婚”,賦予以婚姻、生殖的意義。晉代時期,人們又把“牛郎織女”的傳説融入“七夕節”,使之更富浪漫氣息與本土文化的特色,“天河、牛郎星、織女星、鵲橋”等傳説家喻戶曉。

  隨著牛郎織女神話傳説的深入人心,他們也就成了民眾世代講述的故事主人公,受到了人們普遍的同情和尊敬。也正由於織女心靈手巧,織錦繡花的女工卓越,所以,每年七夕之夜,華夏的廣大婦女都要舉行別致的“乞巧”活動,希望自己能像織女一樣手巧。她們在月亮女神的光照之下,祭拜銀河岸邊的“雙星”,比賽穿“七孔針”,還用茶、酒、水果和“五子”即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作為供品,請求織女幫她們提高女工技藝,以便使她們或生活更美好或嫁個好老公!因此,人們又把七月初七稱為“乞巧節”、“女兒節、“姑娘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